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国有企业的存在、发展和壮大,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特征。和民营企业相比,国有企业的治理有其特殊性一方面,国有企业存在着"无所有者控制"或"出资人缺位"的现象,相关政府部门官员承担着代理出资人的职能;另一方面,国有企业的管理者又代理政府来执行管理权。因此,国有企业的治理存在着双重代理问题。本课题首先利用合约理论研究国有企业管理者和相关政府官员双重代理问题下的激励机制设计问题,并在此基础上讨论国有企业的有效性和必要性。然后,课题将通过对中国国有企业的数据的分析,研究激励机制对国有企业效率的影响。同时,本课题将通过对一些典型国有企业及相关政府部门的走访调研,把统计规律和具体案例相结合讨论当前国有企业存在的典型治理问题,并研究其解决方案以提高国有企业经营效率。
SOEs;Corporate Governance;Dual Agency Problem;Incentive Mechanism;Firm Efficiency
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举措,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按照“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要求,提出新的决策部署,而推进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促进各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其重要内容。本课题以国有企业管理层和政府部门存在的双重代理问题为基础,研究了国有企业自身效率以及政府与市场关系的相关问题。本课题完成了以下几方面内容的研究第一,讨论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政府持股的必要性及其影响因素与变化结构;第二,通过理论模型的建立和分析,研究了国有企业在双重代理问题下的激励机制设计问题,讨论了国有企业的效率与社会责任之间的权衡,并提出了国有企业提升效率与承担社会责任的激励方法与途径;第三,围绕国有企业管理层的代理问题,分析了最优政府控制水平,并研究了政府控制与市场化的公司治理机制之间的替换关系;第四,从政府部门的代理问题出发,讨论了政府短期化激励对于市场资源配置效率和经济结构与产出的影响。我们的研究为混合所有制改革提供了理论依据,并为国有企业效率提升和社会责任承担提出了政策建议。我们得到主要结论如下第一、在具有垄断性的行业中,企业会关注自身利润的最大化,而不会考虑行业垄断性带来的负外部性与消费者剩余,从而降低了市场的效率,因此政府的适当干预可以提升社会福利,而在市场经济的运行环境中,政府持股和税收补贴并限制进入能够在保持政府预算平衡的前提下提升社会福利;第二、政府作为虚拟的实体无法对国有企业进行有效的直接监督,而充分发挥国资委的监督职能需要给予国资委有效的激励来克服国资委本身的代理问题,而当政府需要国有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时,国资委的存在会降低对社会责任的激励,但会提高国有企业的利润;第三、政府有激励去建立一个好的公司治理机制,可以通过控制权换取更高的现金流权,但政府对于企业的实际控制权可能高于市场价值最大化的水平;第四、政府如果有追逐GDP的动力时,政府对工业相对于服务业补贴更多从而给予了工业正向支持的结论,经济中的生产要素更多流向工业从而更有利于资本积累,虽然最终达到 GDP 最大化,但却造成了工业和服务业的不平衡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