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颗粒物对能见度有重要影响,是大气环境污染的核心问题,因此,是国际国内大气化学研究的热点。本项目在物理和化学层面上,对细粒子的理化特征和消光作用开展研究。拟采用成熟的Mie模型,在对不同季节北京市区和上甸子区域大气本底站开展细颗粒物的野外时空同步观测的基础上,通过实验室化学分析及数据处理,研究和确定适合北京市不同季节、不同气象条件下(主要是相对湿度)Mie模型的输入参数- - 颗粒物主要化学组分(OC、EC、硫酸盐、硝酸盐、铵盐)在环境湿度下物种的数浓度谱分布和折射率,从而获得颗粒物不同组分对消光的贡献。结合同步实测的能见度、气体浓度值,建立北京市能见度与细颗粒物主要化学组分、气体以及相对湿度之间的关系,验证该模型的适用性,确定导致北京市大气能见度下降的主控因子及其贡献率,为颗粒物污染的控制特别是改善北京市大气能见度提供科学依据,为能见度改善措施的制定提供基础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