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立项数据库 > 立项详情页
火山岩气藏储层流动单元地质属性刻画与三维量化表征
  • 项目名称:火山岩气藏储层流动单元地质属性刻画与三维量化表征
  •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批准号:41002038
  • 申请代码:D0207
  • 项目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研究期限:2011-01-01-2013-12-31
  • 项目负责人:唐华风
  • 负责人职称:副教授
  • 依托单位:吉林大学
  • 批准年度:2010
中文摘要:

火山岩油气藏与碎屑岩油气藏最本质差别是地层结构的差异,火山岩地层结构比碎屑岩更复杂。随着火山岩勘探开发进程的深入,沿用以层状结构为基础的碎屑岩油气藏理论已显出巨大的不适应性,亟需开展针对火山岩储层特点的地质理论与识别技术研究。拟以具有似层状地层结构的松辽盆地营城组火山岩为研究对像,分别选取盆缘三维出露的标准剖面和盆内密井网/长井段取心/高分辨率三维地震工区,通过大比例尺三维地质填图、盆缘与盆内类比、典型气藏解剖和针对性的储渗参数测定,在似层状地层结构和孔缝单元地质属性的约束下重点研究火山岩气藏储层流动单元的三维空间分布规律,进行火山岩储层流动单元三维刻画,建立三维定量模型,明确其分布发育的控制因素,探索适于火山岩储层特征的储层流动单元地质-地球物理识别和刻画的有效方法。以期为火山岩气藏高效勘探开发提供理论支撑。

结论摘要:

火山岩油气藏与碎屑岩油气藏最本质差别是地层结构的差异,火山岩地层结构比碎屑岩更复杂。随着火山岩勘探开发进程的深入,沿用以层状结构为基础的碎屑岩油气藏理论已显出巨大的不适应性,亟需开展针对火山岩储层特点的地质理论与识别技术研究。本项目选取盆缘露头剖面和盆内密井网/长井段取心/高分辨率三维地震工区,主要开展了火山地层界面、充填单元、孔隙单元、和储层流动单元类型特征的研究。主要取得如下认识1.按照火山地层界面的形成过程和地质属性可将其划分为5类9型。火山地层界面系统是由少数关键喷发间断不整合、众多交错叠置的喷发不整合、少数喷发整合和侵入接触界面构成的网状系统。喷发间断不整合界面通常可围限火山机构,喷发不整合界面和喷发整合界面通常可围限冷却单元或熔岩流动单元、碎屑岩堆积单元。火山岩地层产状与火山机构类型、喷发古环境密切相关;后期的挤压和掀斜改造对岩层产状变化起到显著的改造作用;当只有正断层或逆断层的改造,则对地层产状的变化影响较小。2.熔岩流动单元的高孔渗带多分布在喷发间断不整合界面之下,少量分布在喷发不整合界面之下,喷发整合界面通常储层稍差。但碎屑岩堆积单元的高孔渗带分布与界面的关系不密切。所以界面和流动单元/堆积单元共同控制高孔渗带分布位置,流动单元和堆积单元控制储层的类型和规模。3.研究区火山岩主要发育5类原生孔隙、3类次生孔隙、3类原生裂缝和3类次生裂缝。如果将具有相似发育过程、分布排列特征的储集空间进行归并,可划分成9种孔缝类,通过孔缝类的组合分析可划分为7型孔缝单元各型孔缝单元的孔渗对应关系存在较大差别,储层流动单元划分是需要区分对待。并建立了孔缝单元测井响应模式。4.根据已有的取心段和单井储层流动元识别成果,在精细地层格架的约束下进行储层流动单元井间对比和三维建模。可知一、二类储层流动单元(储层物性好)多呈透镜状、块状和丘状;一类单元厚度在10-40m,横向上可延伸1-2km;二类单元厚度与一类相似,横向延伸2-4km。储层流动单元受火山地层喷发不整合界面、火山地层单元(火山机构和流动单元/堆积单元)共同控制,同一个储层流动单元内连通性较好,不同储层流动单元间可通过喷发不合界面或垂向节理连通。上述研究成果从火山地层成因角度,进一步认识火山岩储层和流动单元的分布规律和控制因素本质,初步形成了适于火山岩储层特征的储层流动单元地质-地球物理识别和刻画的有效方法。


成果综合统计
成果类型
数量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
  • 获奖
  • 著作
  • 13
  • 0
  • 0
  • 2
  • 0
相关项目
期刊论文 17 会议论文 4 获奖 2 著作 1
唐华风的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