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立项数据库 > 立项详情页
拟南芥叶绿体分裂相关基因AtGsc1的克隆及功能分析
  • 项目名称:拟南芥叶绿体分裂相关基因AtGsc1的克隆及功能分析
  •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 批准号:31171167
  • 申请代码:C060101
  • 项目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研究期限:2012-01-01-2015-12-31
  • 项目负责人:刘维仲
  • 依托单位:山西师范大学
  • 批准年度:2011
中文摘要:

植物细胞中的叶绿体数量大小及形态等与光合效率密切相关。细胞生长发育中叶绿体数量的维持依赖其正常分裂。迄今的研究显示,叶绿体分裂由多种蛋白构成的"分裂环"装置(位于叶绿体被膜内外两侧、分别起源于蓝细菌和植物自身)控制。叶绿体内,分裂环核心成员FtsZ启动分裂,MinD/E等协同确保环正确定位;叶绿体外, ARC5/发动蛋白、PDR1等形成的分裂环介导叶绿体分裂后期的被膜收缩和膜融合,使子代叶绿体分离。但是,"分裂环"成员的精确组成、动态变化的信号途径、叶绿体与细胞分裂如何协调等的调控机制都不清楚。故,采用遗传学技术诱变筛选突变体的研究策略,鉴定新的相关蛋白质组分,是剖析叶绿体分裂调控机制的重要途径!已筛到叶绿体分裂异常突变体AtGsc1,遗传分析确定为新突变体,正在进行基因图位克隆,将采用细胞生物学、生理生化、遗传分析技术等深入解析相关基因生物学功能,可能在叶绿体分裂调控研究领域取得新成果。

结论摘要:

采用遗传学技术诱变筛选突变体的研究策略,鉴定新的相关蛋白质组分,是剖析叶绿体分裂调控机制的重要途径。本研究采用分离和鉴定叶绿体分裂异常相关突变体的遗传分析策略,从EMS(ethyl methanesulfonate)诱变的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突变体库(Col-0生态型)中筛选到两个叶绿体分裂异常的突变体,AtGsc1和AtGsc2。图位克隆结果表明,AtGsc1和AtGsc2均定位于第5条染色体。突变体杂交和遗传学互补分析表明AtGsc1和AtGsc2均等位于AtMinD1。序列分析表明AtGsc2是AtMinD的第194位碱基C变为T,导致该蛋白第65位的丝氨酸(S)变成了苯丙氨酸(F)(S65F)。AtGsc2突变位点位于MinD蛋白的ATPase活性中心结构域,突变使得MinD的ATPase活性丧失,从而导致叶绿体分裂异常。到目前为止,AtGsc2是唯一筛选得到的编码该结构域的基因突变的突变体,进一步证明了该结构域的重要性。AtGsc2是AtMinD上的第146位碱基G变为A,导致第49位的精氨酸(R)变成了组氨酸(H)(R49H)。序列比对分析表明,双子叶植物MinD蛋白的N-端进化出一段保守区(43-58位氨基酸),位于预测的AtMinD蛋白导肽区,R49H突变就位于此保守区内。AtGsc1突变的叶绿体分裂异常表型说明AtMinD蛋白43-58位保守区对于维持蛋白的正常功能是必须的。蛋白质定位分析和酵母双杂交实验排除了AtGsc1的R49H突变影响MinD蛋白的叶绿体定位和影响与其它功能蛋白相互作用(包括同源二聚体形成)而导致叶绿体分裂异常的两种可能作用机制。下一步的工作主要是确定43-58位保守区的功能,进一步解读或修订MinD蛋白的结构域及其功能。


成果综合统计
成果类型
数量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
  • 获奖
  • 著作
  • 4
  • 0
  • 0
  • 0
  • 0
相关项目
刘维仲的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