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野外调查、定位研究、数学分析和"3S"技术等研究手段系统研究中国水生植被,尝试建立中国水生植被的理论框架和研究方法;确定中国水生植被的分类原则,划分水生植被分类等级,建立中国水生植被分类系统;增补水生植物生活型和生长型系统,分析群落的层片和分层结构;定位观测不同温度带水生植物群落组成与数量特征;应用分子生物学技术研究水生植物性状的区域分异;研究异常水文情势和人类干扰对水生植被动态的影响,比较草型和藻型湖泊水生植物群落结构和建群种的替代系列,总结中国水生植被动态与演替的规律;分析水生植物叶的CNP及稳定同位素的水平及垂直地理分布格局;探索不同温度带中水生植被地理梯度变异机制,分析青藏高原极端环境对水生植被分布的影响、三级阶地地貌和水热条件变化与水生植被分布格局,提出中国水生植被的三向地带性分布规律。本项目将为世界水生植被研究提供准确的中国水生植被研究资料;丰富中国植被研究的内容。
China;Aquatic vegetation;Community;Ecological stoichiometry;Global climate change
由于水生植被的调查研究没有统一的研究方法,分类系统也有很多不合理之处,且国内水生植被研究尺度较小,描述性工作较多,所以需要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进行大尺度和控制实验相结合的方式大量、精确、深入的研究水生植被的特点和水生植被的动态变化,包括中国水生植物群落的结构、类型和分布、中国水生植被动态与演替、中国水生植被地带性分布规律,水生植物C、N、P格局,水生植物的无性繁殖,全球气候变化对水生植物的影响和外来水生植物入侵机制等。通过野外调查、定位研究和数学分析,研究得出:1)水生植被具有一定的地带性分布规律;2)不同生活型水生植物的C、N、P含量差异显著,N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升高,P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3)基质营养对水生植物无性繁殖体产生的数量、大小都有显著的影响,且高营养有助于水生植物外来入侵种聚叶狐尾藻的入侵;4)通过控制实验模拟全球变化对水生植物的影响,表明本地沉水植物和外来沉水植物因对不同因素的响应不同可能有利于或者不利于外来种的生长和入侵;5)生物防治不能很好的控制喜旱莲子草的入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