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立项数据库 > 立项详情页
OX40+T细胞在炎性肠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 项目名称:OX40+T细胞在炎性肠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 批准号:81170366
  • 申请代码:H0310
  • 项目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研究期限:2012-01-01-2015-12-31
  • 项目负责人:王晓娣
  • 依托单位:中日友好医院
  • 批准年度:2011
中文摘要:

炎症性肠病是一种肠道慢性炎性病变。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清楚,认为在环境、遗传和免疫反应的异常参与了IBD的发病。其中,肠道粘膜免疫反应的异常,特别是T细胞的异常活化和功能紊乱是IBD发生和持续的关键。T细胞的活化通常需要两个信号,除了第一信号TCR识别MHC-肽复合物外,还需要多种协同刺激分子作为第二信号的刺激。OX40/OX40L是一对重要的协同刺激分子。近年的研究表明OX40/OX40L的协同刺激作用在机体的免疫反应中起十分重要的作用。动物实验研究也已表明CD4+OX40+T细胞在实验性动物炎性肠病中发挥重要作用,但有关IBD患者OX40的研究却很少见有报道。本项目是研究CD4+T表达OX40的水平,分析CD4+OX40+T细胞的免疫表型及生物免疫学功能,揭示CD4+OX40+T细胞在IBD发病机制中的重要作用,为寻找IBD新的有效治疗方法提供理论依据。

结论摘要:

炎症性肠病(IBD)是一种肠道慢性炎性病变,发病机制尚不清楚。研究认为肠道粘膜免疫反应的异常,特别是T细胞的异常活化和功能紊乱是IBD发生和持续的关键。在T细胞的活化过程中,除了第一信号TCR识别MHC-肽复合物外,多种协同刺激分子作为第二信号的刺激对于T细胞的活化至关重要。研究表明OX40/OX40L的协同刺激作用在机体的免疫反应中起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有关IBD患者OX40的研究却很少见有报道。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下,本项目研究了IBD患者CD4+OX40+T细胞的分布及免疫表型、生物免疫学功能,取得了如下研究成果(1)成功分离并体外培养肠粘膜固有层单核细胞(LPMCs)。(2)通过流式细胞法、实时定量PCR、以及western blot方法分析发现,IBD患者病变部位LPMC中CD4+T细胞表达OX40水平较IBD患者和健康人外周血CD4+T细胞显著升高。(3)IBD患者病变部位CD4+OX40+T细胞表面CD45、CD40L表达显著升高,并且抗凋亡分子Bcl-2、FLIP表达显著上调,提示病变部位CD4+OX40+T细胞处于过度活化状态,并且具有抵抗凋亡的特性。(4)通过体外细胞共培养实验,我们发现在刺激剂或者抗原提呈细胞存在的条件下,CD4+OX40+T细胞增生程度显著高于CD4+OX40-T细胞;并且在培养的同时,加入抗OX40单抗能够显著促进CD4+OX40+T细胞增殖,而抗OX40L单抗则能够抑制CD4+OX40+T细胞增生。(5)体外培养的病变部位CD4+OX40+T细胞分泌促炎性细胞因子IFN-γ和TNF-α的水平明显升高,并且抗OX40单抗能够促进病变部位CD4+OX40+T细胞分泌IFN-γ和TNF-α;然而抗OX40L单抗则能明显抑制CD4+OX40+T细胞分泌IFN-γ和TNF-α。总之,本研究证实IBD患者肠粘膜病变部位存在大量的CD4+OX40+T细胞,该细胞群具有抵抗凋亡、过度活化的特征,并且能够分泌高水平的促炎性细胞因子;提示CD4+OX40+T细胞在IBD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进一步研究针对OX40/OX40L的靶向治疗药物,有望找到IBD新的有效治疗方法。本项目研究结果已经整理总结并撰写成论文,已投稿至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s杂志(IF: 4.46)。


成果综合统计
成果类型
数量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
  • 获奖
  • 著作
  • 3
  • 0
  • 0
  • 0
  • 0
相关项目
王晓娣的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