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世环境变迁受自然变化和人类活动共同作用和影响,是目前"过去全球变化"研究的前沿热点内容之一。地处浙江中北部的浦阳江流域位于我国典型的东亚季风区,是全新世环境变化的敏感区域和人类活动频繁地带。本研究选择区内代表性连续沉积的自然剖面或钻孔岩芯,建立AMS14C等精确年龄框架,通过高分辨率沉积物孢粉、植硅体、炭屑替代性指标的综合分析,重建和解析研究区全新世以来植被、环境变化特点及规律。同时,着重开展与区内丰富的新石器代表性遗址点及其边缘剖面记录的孢粉信息对比,结合作物、杂草等现生植物花粉和植硅体详细形态研究,识别人类活动关键性植物微体指标,进而认识和揭示研究区新石器人类活动特征、规律及与环境变迁的关系。最后,结合对比长江下游地区其他相关研究成果,初步探索研究区及长江下游史前人地关系区域特征及驱动机制。本项目对认识研究区域近万年来及现今自然环境演变和人地关系进程规律具有重要的科学和现实意义。
Palynology;Vegetation environment;Holocene;Neolithic rice-based culture;Puyang River of Zhejiang
全新世环境变迁受自然变化和人类活动共同作用和影响,是目前“过去全球变化”研究的前沿热点内容之一。本研究遵循项目计划,围绕浙江中北部的浦阳江流域这一新石器考古取得重大突破的内陆丘陵河谷地带, 1)择选浙江萧山、诸暨、上山等新石器遗址点7个剖面和钻孔材料,建立了AMS14C等精确年龄框架;2)通过综合分析200余个沉积物孢粉、植硅体、炭屑替代性指标,重建和解析了研究区约1万年以来植被、气候环境变化及海平面变化特点及规律;3)同时,对比了代表性遗址点与其边缘自然剖面、东部滨海平原与内陆丘陵地区记录的孢粉信息,有效识别了人类活动微体指标,4)提出东部平原湿地区 “因地制宜”和内陆区“刀耕火种”的两种不同的与稻作农业相关的人类活动模式假说,进而认识和丰富了长江下游新石器人类活动特征、规律及与环境变迁的关系。 1)重点深入研究了浙江萧山跨湖桥遗址,以更高分辨率研究,更清楚地揭示了跨湖桥地区人类自距今7900年进入遗址区后,用火清除了周边当时主要以栎属(Quercus)-松属(Pinus)为主的常绿、落叶混交林代表性森林,促使了7760年稻作的开始,从而质疑了Zong et al. (2007)在《Nature》杂志提出的“桤木为主的湿生丛林的‘刀耕火种’促进了跨湖桥7700年前水稻最早栽植的形成”这一稻作环境背景假说; 2)同时,利用跨湖桥遗址点边缘的湘湖自然钻孔,以自然地层与文化地层对比的方法,“剥离”自然背景信息和人类活动孢粉信号,更有效地识别了距离遗址点不同位置点人类活动梯度差异特征; 3)萧山新坝马家浜文化遗址孢粉资料显示距今约6900年进入研究区以火烧的方式清除当地黄连木属为主的森林植被,后期落叶栎林的逐步扩大及禾本科花粉相应的降低,推测是稻作之后次生林的特征; 4)诸暨楼家桥河姆渡晚期遗址孢粉显示6500年来稻作早期周边为常绿落叶混交林,气候暖湿;遗址一度遭海水影响浸淹,文化中断;随后随着稻作规模的加强,周边森林植被逐步退化为次生落叶栎林; 5)宁波塔山遗址显示马家浜文化时期以“高含量草本花粉,特别是繁盛的水生植物花粉”显示了东部滨海湿地平原地区的典型特征,与浦阳江内陆河谷地区以木本植物为主的森林区存有明显差异,由此提出平原 “因地制宜”和内陆河谷 “刀耕火种”的两种不同的与稻作农业相关的人类活动模式假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