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立项数据库 > 立项详情页
拉萨地块石炭-二叠纪冰海相杂砾岩物源区示踪及其古地理重建意义
  • 项目名称:拉萨地块石炭-二叠纪冰海相杂砾岩物源区示踪及其古地理重建意义
  •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 批准号:41073013
  • 申请代码:D0301
  • 项目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研究期限:2011-01-01-2013-12-31
  • 项目负责人:朱弟成
  • 负责人职称:教授
  • 依托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批准年度:2010
中文摘要:

采用类似的古地理重建资料,已有研究却得出了拉萨地块最初裂离自印度大陆和澳大利亚大陆北缘两种不同认识。虽然前者占据主流地位,但申请者却在分析已有资料和先期预研究中发现了拉萨地块可能与澳大利亚具有亲缘性的重要线索。以此为切入点,本项目以古地理重建的关键证据- - 拉萨地块典型地区的石炭-二叠纪冰海相杂砾岩为重点研究对象,以羌塘、喜马拉雅同期冰海相杂砾岩为对照研究对象,采用碎屑锆石U-Pb定年和Hf同位素分析相结合的技术,示踪杂砾岩物源区,结合其它资料探讨拉萨地块最初究竟来源于印度还是澳大利亚冈瓦纳;同时还以杂砾岩中的岩浆岩砾石为对象,约束其时代和构造岩浆性质,探讨其物源区的构造岩浆演化历史。本项目既可为拉萨地块最初来源这一涉及拉萨地块构造起源和大地构造演化初始条件的重大科学问题提供关键约束,又可为早期由于地质记录缺乏而认知程度极低的冈瓦纳大陆北缘石炭-二叠纪及其以前的构造岩浆演化历史提供新资料。

结论摘要:

冰海相杂砾岩中不同类型碎屑岩(包括含砾板岩、含砾砂岩及砂岩砾石)的碎屑锆石可以记录物源区岩浆作用时代和源区性质,对物源区示踪具有重要意义。青藏高原拉萨、羌塘和特提斯喜马拉雅均出露有石炭—二叠纪冰海相杂砾岩,它们不可争辩地来源于古特提斯洋南部的冈瓦纳大陆冰川,但印度大陆冰川来源并不是唯一选择,澳大利亚大陆冰川来源也是可以考虑的解释,因为后者在晚古生代时期也位于古特提斯洋南部。这两种可能性很难用常规的地层学和岩石学定性描述和对比研究来进行有效鉴别。为此,基于锆石阴极发光图像,本项目系统研究了来自羌塘、拉萨和特提斯喜马拉雅代表性剖面的石炭—二叠纪含砾板岩、含砾砂岩以及砂岩砾石的碎屑锆石U-Pb年代学和锆石Hf同位素数据。羌塘800 Ma的碎屑锆石可能来源于低喜马拉雅同期花岗岩类的剥露,特提斯喜马拉雅和羌塘950 Ma的碎屑锆石,可能来源于高喜马拉雅甚至印度和南极洲的Eastern Ghats—Rayner地区,而拉萨地块独特的1175 Ma的碎屑锆石年龄峰值,与拉萨地块晚古生代砂岩中的碎屑锆石和中生代过铝质花岗岩中的继承锆石所定义的年龄峰值完全一致,它们很可能都来自澳大利亚南西部和东南极的Albany—Fraser—Wilkes等地。这些数据表明,青藏高原不同陆块上同期的石炭—二叠纪冰海相含砾板岩的物源区存在明显差异,很可能与拉萨地块最初靠近澳大利亚大陆北缘、羌塘和喜马拉雅靠近印度大陆北缘有关。本项目研究结果表明,虽然青藏高原石炭—二叠纪冰海相杂砾岩的时代近似,但却可能分别与印度大陆(羌塘、特提斯喜马拉雅)和澳大利亚大陆的冰川消融事件有关,提供了利用冰海相杂砾岩进行古地理重建的一个重要研究例子。在EPSL、Chemical Geology、JAES和 Gondwana Research 等刊物发表国际SCI论文5篇,在岩石学报发表国内SCI论文1篇,在高校地质学报发表国内核心论文1篇。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在读博士研究生1名(王青)。


成果综合统计
成果类型
数量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
  • 获奖
  • 著作
  • 7
  • 0
  • 0
  • 0
  • 0
相关项目
期刊论文 112 会议论文 37 著作 2
期刊论文 17 会议论文 2
朱弟成的项目
期刊论文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