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立项数据库 > 立项详情页
青藏高原东缘强烈盆山作用区地壳结构与各向异性特征重建
  • 项目名称:青藏高原东缘强烈盆山作用区地壳结构与各向异性特征重建
  •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 批准号:41074057
  • 申请代码:D0407
  • 项目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研究期限:2011-01-01-2013-12-31
  • 项目负责人:陈赟
  • 负责人职称:副研究员
  • 依托单位: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 批准年度:2010
中文摘要:

青藏高原东缘龙门山造山带位于印-亚大陆碰撞引起的块体东向挤出与四川盆地刚性阻滞强烈相互作用地带,是研究盆山相互作用这一重要地球动力学问题的理想地区。利用青藏高原东缘密集地震台网资料提取面波频散信息和远震接收函数,在进行分辨尺度匹配、信息来源同化的基础上,采用接收函数与面波频散联合反演方法重建青藏高原东缘及邻区地壳模型,理解龙门山断裂带地壳结构构造的南北向差异性;利用远震接收函数全方位波形数据通过非线性反演重建该区地壳各向异性及界面产状特征,结合地幔各向异性研究成果,探讨该区壳幔形变及盆山相互作用方式与机制,从而为陆内形变研究提供相对直接的动力学依据。

结论摘要:

青藏高原东部位于特提斯和环太平洋两大构造域相互作用的交汇部位,是研究印度-亚洲大陆碰撞中-远程效应和陆内变形机制的关键地区。利用青藏高原东缘四川简阳-阿坝宽频带地震台阵探测资料,提取环境噪声面波频散、计算远震接收函数,利用远震P波接收函数波形与分格面波频散曲线联合反演,重建了青藏高原东缘强烈盆山相互作用区的地壳速度结构;通过拾取远震P波在Moho面处的转换横波(Pms)的分裂参数,重建了青藏高原东缘强烈盆山相互作用区的地壳各向异性特征。在此基础上,结合前期远震体波接收函数偏移成像结果,以及断裂活动性,认为青藏高原东部与四川盆地相互作用过程中,除龙门山边界断裂起到了绝对的控制作用外,龙日坝断裂也起到了重要的吸收和调节作用;龙门山逆冲断裂系和龙日坝断裂带的逆冲作用,以及东部地壳的整体旋转是青藏高原东缘与四川盆地相互作用过程中协调地壳尺度变形的重要方式;而软流层地幔“垂向逃逸”则是协调深部上地幔尺度变形的重要方式。青藏高原东缘与四川盆地相互作用的壳幔形变模型可概括为浅部地壳向上逆冲,深部软流层向下逃逸;同时,地壳存在顺时针旋转运动,从而导致整体呈现“歪鳄鱼嘴”式动力学模式。利用川滇地区区域数字地震台网资料,计算远震P波接收函数,求取地壳厚度和地壳平均速度比;分离高信噪比Moho面转换横波,拾取Pms横波分裂参数,重建青藏高原东部及邻区地壳结构框架及地壳各向异性特征。在此基础上,综合地表形变场、地壳各向异性、绝对板块运动、地幔各向异性等多尺度壳幔形变信息,分析了青藏高原东部及邻区不同块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方式、不同层圈的壳幔耦合效应,推断丽江-小金河断裂是青藏高原东南缘的重要深部边界,青藏高原的“下地壳流”在向南运动过程中,到达或跨越丽江-小金河断裂后,遭遇到滇中块体的有力阻滞,远未贯穿整个滇中块体;滇中块体在红河-哀牢山剪切带和小江断裂的控制下,以“构造逃逸”方式整体向南东方向挤出,地壳内部变形较小;青藏高原东南缘地壳运动受控于青藏高原块体的东南向挤出,而地幔运动则主要受控于缅甸板块的东向俯冲,总体呈现壳幔差异运动的“立交桥”模式。


成果综合统计
成果类型
数量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
  • 获奖
  • 著作
  • 4
  • 0
  • 0
  • 0
  • 0
相关项目
陈赟的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