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立项数据库 > 立项详情页
利用分子生物学手段探索长江江豚的配偶选择策略
  • 项目名称:利用分子生物学手段探索长江江豚的配偶选择策略
  •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批准号:31000168
  • 申请代码:C030101
  • 项目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研究期限:2011-01-01-2013-12-31
  • 项目负责人:郑劲松
  • 负责人职称:副研究员
  • 依托单位: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 批准年度:2010
中文摘要:

长江江豚是我国特有的江豚淡水亚种,目前已处于极度濒危状况,亟待加强保护和研究。该种群的保护生物学研究已经在种群生态学、保护遗传学、繁殖生理学、声学和行为学等多方面开展,然而对于其配偶选择等与繁殖相关的行为生态学的研究基本属于空白。本项目拟采用分子生物学手段,以两个迁地保护及一个人工饲养江豚繁殖群体为研究对象,通过微卫星亲子鉴定技术进行配偶关系及繁殖成功度确定,在此基础上对父母本及群体中其它成年个体进行MHC基因分型和遗传变异分析,综合分析两方面的数据,以探讨长江江豚是否存在与MHC基因相关联的配偶选择策略。本项目的开展有助于从理论上揭示长江江豚的配偶选择策略及其在近交回避等繁殖行为中的作用机制,同时对于提高迁地保护和人工饲养繁殖江豚群体的繁殖成功率、加强种群的繁殖管理等保护实践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结论摘要:

长江江豚是我国特有的江豚淡水种群,目前已处于极度濒危状况,亟待加强保护和研究。本项目的研究要点是探索长江江豚的繁殖成功度与MHC基因型之间可能存在的相关性,最终从遗传学角度揭示其配偶选择策略。课题组采用微卫星亲子鉴定技术对天鹅洲保护区和铜陵保护区两个迁地保护江豚群体,以及武汉白鱀豚馆人工繁养江豚群体进行了亲子鉴定,并分析了这三个群体的基本繁殖规律。在此基础上,课题组使用DQB和DRB第二外显子部分片段作为遗传标记对鉴定出的父母本及群体中的非亲性成熟个体进行MHC等位基因分型,以探讨长江江豚是否存在与MHC基因型相关的配偶选择策略。课题组从2个迁地保护江豚群体中鉴定出10个完整的父母子家庭,以及8对母子关系及2对父子关系,从武汉人工繁养群体中鉴定出3个父母子家庭。基于亲子鉴定结果,我们发现了一些与体长和年龄相关的繁殖规律。但由于已采用的DQB和DRB遗传标记存在基因倍增情况(多数个体单个座位检测到3-5个等位基因),目前尚不能确定成年雌性和雄性江豚的繁殖成功度与MHC等位基因丰富度之间是否存在关联,也不能确定成年江豚是否更倾向于与MHC基因型相异的个体交配并产生后代。为了解决物种特异性MHC遗传标记问题,课题组已基本完成长江江豚MHC基因组研究,下一步将鉴定并开发经典的MHC基因位点,以便继续探索长江江豚配偶选择与MHC基因型之间的关系问题。在开展长江江豚配偶选择策略研究的同时,课题组还对天鹅洲迁地保护江豚群体进行了近亲繁殖状况评估,并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管理建议。此外,课题组还尝试开展了鄱阳湖江豚自然种群的社群行为及婚配制度等分子生态学研究,并获得了一些非常有意思的初步研究结果。


成果综合统计
成果类型
数量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
  • 获奖
  • 著作
  • 2
  • 0
  • 0
  • 0
  • 0
相关项目
期刊论文 22 会议论文 1 获奖 4 著作 1
期刊论文 24 会议论文 6 著作 3
郑劲松的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