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立项数据库 > 立项详情页
全球化与社会转型期的民族认同地理空间下的仡佬族案例研究
  • 项目名称:全球化与社会转型期的民族认同地理空间下的仡佬族案例研究
  •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批准号:41101135
  • 申请代码:D010202
  • 项目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研究期限:2012-01-01-2014-12-31
  • 项目负责人:杜芳娟
  • 依托单位:贵州师范大学
  • 批准年度:2011
中文摘要:

当今我国少数民族文化不仅面临全球化的冲击,同时还面临中国整个社会经济文化转型的影响,少数民族的身份意识和民族认同正逐渐改变。民族身份认同是维系一个族群及其文化的基础,也关乎国家各民族大团结和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本研究拟以历史地理学、文化地理学、民族地理学和人类学等学科交叉的视角,从地理空间的角度研究贵州世居少数民族仡佬族的民族认同意识。研究采用历史重建、参与式调查、深度访谈等方法,分别在贵州仡佬族自治县、民族乡、散居点三类不同空间尺度和行政空间单元下选择案例地进行对比研究,以此探讨不同地理空间下仡佬族民族认同的历史变迁,以及少数族群在不同社会历史时期面临的居住隔离、空间同化与融合对族群认同的维系与变迁等。该研究力图为"大杂居、小聚居"族群的民族身份共享、民族凝聚力强化、进步的民族认同塑造等提供理论支持;同时推进我国文化地理学和民族地理学研究的深入。

结论摘要:

当今我国少数民族文化不仅面临着全球化的冲击,同时还面临着中国整个社会经济文化转型的影响,我国少数民族的民族(族群)认同也在逐渐改变。研究采用参与式调查、深度访谈等方法,分别选择贵州的仡佬族自治县、民族乡以及散居点三类不同族群空间规模和行政空间单元为案例地进行对比研究,以此探讨不同族群空间格局下仡佬族民族认同的差异性问题。研究发现(1)散居点——坡帽自然村的仡佬族具有最清晰的民族身份意识,有完整的语言及民族节令景观以标识和强化自己的民族认同,坡帽仡佬族清晰的民族身份意识是源于长期的族群空间隔离所致。语言、宗教等民族文化的实践和传承不断维系和表征着族群身份。(2)小聚居的民族乡——平正乡的仡佬族具有族群起源记忆,有残存的语言和民族文化景观。尽管族群精英在努力恢复仡佬族语言及文化,族群成员的民族认同仍经历着不断弱化的过程。仡佬族地位的提升尽管促进了精英对本民族精神和文化的探索与追寻,但去隔离后的空间同化与现代性的影响使族群民族认同呈现此消彼长的局面,族群的民族认同仍在逐步淡化。(3)聚居区的自治县——务川县龙潭的仡佬族则经历了由汉族身份认同到仡佬族身份的“工具性”认同的变化。这一地区受汉族长期的政治、经济与教育的影响,大量汉族移民的进入,仡佬族民族性消失较早。同时,在空间融合过程后地方性仍在国家与地方的互动中重新参与了族群身份的建构,其民族身份认同也经历了由汉族身份认同到仡佬族身份的“工具性”认同的变化。(4)在旅游背景下,重塑族群空间的民族文化重构推动了新一轮的民族身份建构。务川政治精英利用社会资本及文化记忆,以及权力对地方景观进行重新塑造,以强化地方中心性和族群身份认同。综上,通过三个案例地的研究发现,仡佬族民族身份认同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不同空间格局下的隔离、同化与融合是民族认同维系、变迁与消退的直接原因。本研究的学术价值在于以族群空间格局的宏观性视角和族群社区的微观视角相结合的方法研究民族认同存在的历时性和共时性问题,从族群空间、景观和地方等文化地理理论来分析和探讨民族认同,为中国的“大杂居、小聚居”族群的民族认同研究提供了地理学视野和理论解释。


成果综合统计
成果类型
数量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
  • 获奖
  • 著作
  • 8
  • 0
  • 0
  • 0
  • 0
杜芳娟的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