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立项数据库 > 立项详情页
高强韧Fe3Si-Cu复合材料制备、界面结构及韧化机理研究
  • 项目名称:高强韧Fe3Si-Cu复合材料制备、界面结构及韧化机理研究
  •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批准号:51001057
  • 申请代码:E010202
  • 项目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研究期限:2011-01-01-2013-12-31
  • 项目负责人:贾建刚
  • 负责人职称:副教授
  • 依托单位:兰州理工大学
  • 批准年度:2010
中文摘要:

Fe3Si具有优异的耐腐蚀耐磨损性能,然而脆性特别是"环境脆性"却限制了其广泛应用。与塑性金属相增韧陶瓷或其他金属间化合物不同,Fe3Si和Cu之间能够形成牢固的共格界面,在Fe3Si晶界引入连续的塑性相Cu,改变Fe3Si晶界结构以解决其"环境脆性",无疑是Fe3Si基金属间化合物增韧的新方法。采用真空电弧熔炼法制备的具有上述结构特征的Fe3Si-Cu复合材料尽管晶粒粗大,其力学性能却显著提高。在改善"环境脆性"同时辅之以晶粒细化,将具有上述结构特征的Fe3Si-Cu复合材料晶粒细化至亚微米/纳米级,Fe3Si晶粒若能通过晶界上连续塑性相Cu发生相对滑移,必能在极大程度上提高Fe3Si-Cu复合材料的塑韧性。基于此,本研究将寻求微/纳米级Fe3Si-Cu块体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考察其微观界面结构与韧化机制。期望通过上述应用基础研究,充实金属间化合物室温增韧的理论与实践,为其应用打下基础。

结论摘要:

本项目主要以Fe3Si为对象,研究了塑韧相Cu增韧Fe3Si、Cu包覆碳纤维复合强化Fe3Si-Cu、AISI 304不锈钢表面Fe3Si型IMC渗层等Fe3Si基强韧化复合体系的制备与表征,以期为Fe3Si作为结构材料应用打下基础,并为其他类型IMC增韧提供借鉴;另外通过机械化学反应合成了Fe3Si-Al2O3等多种M3A型IMC-Al2O3纳米晶复合粉体,可用于发展新型高温结构(复合)材料。 利用高能球磨研究了3Fe/Si的机械合金化(MA)过程,X射线衍射和电子衍射证实MA仅能得到Fe(Si)固溶体。高能球磨3Fe/Si-10 wt% Cu混合粉末使得Cu和Si均固溶于Fe基体中,随后经放电等离子热压烧结可使Cu弥散析出,同时Fe基体与固溶于其中的Si转变为有序的Fe3Si,从而得到Fe3Si-Cu复合材料;另外,Fe(Si)固溶体粉末与Cu粉混合后,利用中频感应热压烧结制备了Fe3Si-5 wt% Cu及Fe3Si-10 wt% Cu,对其组织结构、力学性能和在NaOH溶液中的腐蚀行为进行了研究。 利用电化学包覆在短Cf表面镀铜,再用包覆Cu的短碳纤维与Fe3Si及Fe3Si-Cu复合粉体进行复合,发现镀铜后可有效抑制碳短纤维与Fe3Si基体之间的界面反应,从而使其在弥散增强Fe3Si和Fe3Si-Cu复合材料体系方面具有巨大潜力。 在熔盐中通过活性Si离子与AISI 304不锈钢基体元素之间相互扩散,获得富含Cr、Ni元素的Fe3Si型IMC渗层。在循环氧化过程中,Si元素由基体向外进行上坡扩散,与扩散进来的O结合成SiO2,Cr元素通过上坡扩散富集于渗层和氧化膜介面处,最终在氧化膜中形成由SiO2、Cr3O4和Fe2O3组成的复合氧化膜,从而有效提高了不锈钢抗氧化能力。 通过球磨Fe2O3-Al-Si和Fe3O4-Al-Si两种混合粉末,可以获得纳米Fe3Si-Al2O3复合粉末,通过选择适当的反应体系,利用机械化学法还可制备Fe3Al/α-Al2O3、Ni3Si/α-Al2O3、Ni3Al/α-Al2O3等其他金属间化合物基复合粉体。


成果综合统计
成果类型
数量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
  • 获奖
  • 著作
  • 23
  • 0
  • 0
  • 0
  • 0
相关项目
期刊论文 6 会议论文 1 专利 1
贾建刚的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