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心磷脂抗体(ACL)、狼疮抗凝物抗体(LAC)、抗磷脂酰丝氨酸抗体(APS)以及抗β2-糖蛋白Ⅰ抗体(Anti-β2GPI)是最重要的抗磷脂抗体。有研究显示,这些抗磷脂抗体与动静脉血栓形成、缺血性脑卒中发病呈关联关系。然而,这些抗磷脂抗体作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预后生物标志的研究还未见报道。本研究以临床确诊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为研究对象,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研究基线抗磷脂抗体ACL、LAC、APS以及Anti-β2GPI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后残疾、心血管事件、脑卒中再发和死亡的关联关系及关联强度,从中筛选出对缺血性脑卒中预后预示作用强的标志物;探讨这些抗磷脂抗体与传统危险因素对缺血性脑卒中病后残疾、心血管事件、脑卒中再发和死亡的交互效应。本研究将为抗磷脂抗体与缺血性脑卒中预后的关系提供重要的流行病学证据,也将为缺血性脑卒中病后康复和治疗策略提供新思路。
anti-phospholipid antibodies;ischemic stroke;biomarker;prognosis;
研究目标1、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基线时抗磷脂抗体 ACL、APS和β2GPI阳性是否增加病后短期(2周内)残疾和死亡的危险性;2、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基线时抗磷脂抗体阳性是否增加病后中、长期(3、12和24个月)心血管事件、脑卒中再发和死亡的危险性;3、从几种抗磷脂抗体中筛选出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后不良预后危险性显著关联的抗磷脂抗体。研究方法以发病48小时内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检测ACL、APS和β2GPI三种抗磷脂抗体,任一项抗体阳性即定义为抗磷脂抗体阳性。分别在病后14天或出院时和3、12和24个月时,对研究对象进行随访观察,记录结局事件发生情况。用logistic回归模型和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抗磷脂抗体与缺血性脑卒中结局的关系。研究结果共有3013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接受了抗磷脂抗体检测,其中693例抗磷脂抗体阳性(23.00%)。病后14天随访结果显示,与抗磷脂抗体阴性者相比,阳性者发生肺栓塞的危险性OR(95%CI)为4.10 (1.10-15.29),多因素调整的OR值(95%CI)为4.97 (1.30-18.95)。病后3个月随访结果显示,抗磷脂抗体阳性者死亡率(4.4%)显著高于阴性者(2.2 %)。抗磷脂抗体阳性者发生死亡的危险性是阴性者的2.01倍(HR: 2.01; 95% CI1.28-3.15)。多因素调整HR (95% CI) 为 1.73 (1.08-2.70)。按不同的抗磷脂抗体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aPS阳性者的死亡率 (4.2%)显著高于阴性者 (2.3%)。aPS阳性者发生死亡的危险性是阴性者的1.85倍(HR:1.85;95% CI:1.16-2.93)。多因素调整HR (95% CI) 为 1.62 (1.01-2.59)。病后12、24个月的随访结果显示,抗磷脂抗体阳性者死亡率均显著高于阴性者。研究结论本研究结果显示,抗磷脂抗体阳性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病后14天内或住院期间肺栓塞发生风险显著增加;抗磷脂抗体阳性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病后死亡的发生风险显著增加。在三种抗磷脂抗体中,aPS可作为影响缺血性脑卒中预后的重要生物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