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立项数据库 > 立项详情页
核聚变壁材料的微结构对其辐照行为的影响研究
  • 项目名称:核聚变壁材料的微结构对其辐照行为的影响研究
  •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 批准号:51071095
  • 申请代码:E0113
  • 项目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研究期限:2011-01-01-2013-12-31
  • 项目负责人:刘伟
  • 负责人职称:教授
  • 依托单位:清华大学
  • 批准年度:2010
中文摘要:

基于先进的微观组织结构和晶体学取向测试方法,定量研究核聚变第一壁W材料的微结构,获得W材料的晶粒尺寸、晶界特性和晶粒取向信息,在此基础上,研究不同晶粒尺寸、晶界特性和晶粒取向对W材料辐照后起泡行为的影响规律,揭示晶粒尺寸、晶界特性和晶粒取向对W材料起泡行为的影响机理,为第一壁W材料的制备提供理论指导,该研究具有较大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

结论摘要:

项目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等技术对轧制钨、再结晶钨和表面研磨处理钨等材料的显微组织结构进行了表征,并利用这些材料进行等离子体辐照实验,研究了微观组织结构对于辐照表面形貌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钨辐照表面形貌产生的微观机理。 通过研究主要得到以下结论1.低能高束流D等离子体辐照钨材料,表面形成大量气泡。气泡形成与钨的晶粒取向有关,近{111}取向晶面形成了大量的气泡,而近{001}取向晶粒形成的气泡较少;晶界和界面可有效捕获D,导致D的富集,但三叉晶界和相界强度低,D富集形成的高气压使晶界和相界容易发生破裂。 2.在低能高束流D辐照钨表面,首次观察到纳米泡的形成。材料中的高浓度缺陷对纳米泡的形成具有促进作用。纳米泡在近{111}取向晶粒内为三角形,在近{001}取向晶粒内为海绵状,在其余取向为条带状,具有显著的取向依赖性。 3.对高束流密度条件下钨表面起泡机理的研究发现,高束流密度D等离子体在钨表面约30nm范围内产生大量空位型缺陷,形成过饱和空位。受过饱和空位的影响,纳米泡以空位团簇机制形成,为均匀形核的过程。当空位团簇形成空洞或微孔洞等不可饱和缺陷(unsaturable trap)后,过饱和D形成的高应力,将使纳米泡以塑性变形机制长大。气泡以塑性变形机制形成。高束流密度D等离子体在钨表面形成过饱和D,产生高应力,导致表层材料变形,形成气泡。


成果综合统计
成果类型
数量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
  • 获奖
  • 著作
  • 9
  • 4
  • 0
  • 0
  • 0
相关项目
刘伟的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