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居住区位模式是社会地理学关注的重要话题。居住区位是个人社会地位的指征,并决定了诸如就学,就医和就业等社区资源的可达性,从而影响着居民的福祉和未来的生活机会。本研究围绕"什么样的人居住在具有什么社区资源的社区,为什么?"问题展开,以期了解大城市不同群体居民如何"分布于"社区资源不同的社区中。本研究从空间融合与地方分层两种理论框架出发,借鉴广泛应用于北美社区研究的区位获得模型(Alba and Logan,1992),系统介绍其原理、方法、步骤和适用性,第一次尝试将区位获得模型应用于中国城市,阐述具体操作过程和应用前景。本研究以上海为例,利用2000年和2010年人口普查GIS数据(街道)、微观数据和街道实地调查数据,构建中国大城市居住区位获得模型,分析中国大城市居民区位获得过程、变化和趋势。最后,根据区位获得模型分析结果,提出改善社区资源可达性和促进城市社区可持续发展的相应政策建议。
locational attainment model;Housing tenure;housing inequality;urban China;market transition
本研究首先系统介绍区位获得模型原理和方法,说明应用条件和实际操作问题,并指出在中国城市研究中可能的应用领域。利用北京2000年人口普查街道GIS数据和微观数据构建区位获得模型,分析影响城市居住隔离的个人和制度因素,并与西方城市相比较,指出住房产权是中国城市居住隔离形成的主要机制,个人因素包括人口迁移状态和社会经济地位从属于这个机制,同时反映了社会主义时期住房分配制度和市场转型住房改革的影响。由于无法获得2010年人口普查微观数据,不能构建2010年的区位获得模型,课题组利用2010年人口普查集合数据和城市家庭住房问卷调查数据对中国城市居住区位获得和住房不平等的个人和制度因素进行分析。首先,基于2000年和2010年人口普查住房集合数据,分析中国城市住房消费差异和住房不平等,地方经济发展水平与住房私有率、地方城镇化水平与住房私有率表现为负相关关系;2000-2010年城镇住房消费不平等程度加强了,职业、教育和户口状态是预测住房不平等的重要指标。中国城镇居民住房消费差异很大程度上是原有住房分配体制叠加上住房改革的结果,住房不平等既体现了制度跨越又保持了制度延续。其次,基于广州城市家庭住户住房问卷调查数据,分析成为业主的转变对居民社区生活产生什么影响,构建LOGISTIC模型分析住房产权和互联网使用对社区参与的影响。成为业主的居民使用四种不同的社区行动策略共同怨诉、共同威胁、共同福祉和共同特性。第三,研究中国城市住房不平等的制度因素,以上海为例,分析户口和居住证制度下的公民身份分层,城市户籍人口与外来人口之间、持有不同居住证的外来人口之间在就业和教育机会、住房、社保和享受其他公共资源和生活服务方面存在等级差异。课题核心研究成果包括发表SSCI论文1篇,书籍章节1章,该书由国际知名出版社Routledge出版,国内核心期刊论文1篇,SSCI刊物审稿文章1篇,工作论文4篇,已提交国际会议交流。课题负责人海外访学一年,参与国内外学术会议5次。本课题还培养相关人才,进行公共教育服务,创建微信公众订阅帐号“城读”,每周推送中英文版本城市研究的读书笔记,是目前国内少数用双语推送城市研究和城市教育文章的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