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立项数据库 > 立项详情页
污染土壤中汞的生物传递机制及其生态风险
  • 项目名称:污染土壤中汞的生物传递机制及其生态风险
  •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批准号:41001346
  • 申请代码:D010903
  • 项目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研究期限:2011-01-01-2013-12-31
  • 项目负责人:郑冬梅
  • 负责人职称:副教授
  • 依托单位:沈阳大学
  • 批准年度:2010
中文摘要:

污染土壤中汞的生物传递机制及其生态风险具有重要学术意义和应用价值。本项目利用15N同位素确定有色冶金区陆地食物网,研究总汞和甲基汞在土壤-植物、土壤动物-节肢动物-两栖类(青蛙)、鸟类、家禽食物链各营养级生物中的分布、累积;建立经验模型,探讨汞的生物传递机制;通过研究不同胁迫下饲养实验初步评价汞污染对野生生物的生态风险。本项目的成果将深化有关汞在食物链迁移规律及其生态风险的理解,加深对污染土壤中汞造成的生态风险的认识,因此不仅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也具有明确的现实意义。

结论摘要:

污染土壤中汞的生物传递机制及其生态风险具有重要学术意义和应用价值。本项目利用15N同位素确定有色冶金区陆地食物网结构,不同生境主要为食草食物链,其初级生产者主要是草本植物,蝗虫、蚱蜢、蟋蟀等节肢动物以此为食,形成第二营养级,即初级消费者,第三营养级为蜘蛛、螳螂等。土壤汞含量为0.039~19.835 mg/kg,平均含量为4.75 mg/kg;超过辽宁省土壤背景值(0.037 mg/kg)127倍。土壤汞最高点含量远远超过国家土壤环境质量的三级标准。从土壤汞的分布可以看出,距离污染源越近汞含量越高,最高点出现在冶炼厂边。不同植物对汞的积累方式不同。从调查区草本植物汞含量可以看出,植物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植物汞含量亦在污染源附近较高。尤其草本植物汞含量大体为根>叶>果实(穗)>茎。植食性昆虫体内汞含量较大,肉食性昆虫体内汞含量高于植食性昆虫。不同动物器官富集汞的能力不同,汞在东亚飞蝗提内分布的规律为翅膀>头>腹>足≈胸;中华蚱蜢体内的分布规律为翅膀>头>胸≈足>腹;蟋蟀体内各部分汞含量存在较大的差异,表现出头>翅膀>胸≈腹>足的规律;螳螂不同器官中的汞浓度表现出头>翅膀>胸>颈>足>腹>螯。从植物-植食性昆虫角度可以看出,蝗虫、蚱蜢对植物富集性不高;从不同群落蝗虫-螳螂,蚱蜢-螳螂、蟋蟀-螳螂的食物链传递可以看出,汞在食物链中存在明显的富集;蜘蛛对东亚飞蝗、中华蚱蜢、蟋蟀汞的富集系数高于螳螂对东亚飞蝗、中华蚱蜢,蟋蟀。通过汞对赤子爱蚯蚓7d、14 d急性毒性试验研究表明,随汞浓度升高,蚯蚓死亡率增加,二者具有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7d、14d的急性毒性试验的理论LC50分别为129.53mg/kg,94.37 mg/kg。蚯蚓的死亡率可以作为汞的污染生态风险进行表征的一种生物标志。通过蚯蚓回避实验表明,研究区均出现回避现象,表明研究区污染土壤的栖居或生态功能已经受到严重的影响。本项目的成果将深化有关汞在食物链迁移规律及其生态风险的理解,加深对污染土壤中汞造成的生态风险的认识,因此不仅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也具有明确的现实意义。


成果综合统计
成果类型
数量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
  • 获奖
  • 著作
  • 7
  • 2
  • 0
  • 0
  • 1
相关项目
期刊论文 2 会议论文 3 著作 2
期刊论文 9 会议论文 7
期刊论文 21 会议论文 17 专利 8 著作 1
郑冬梅的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