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的短缺与低碳经济时代的到来,对高度依赖传统能源的现代经济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为抵御其对各国及世界能源安全的威胁,全球呈现出以地缘关系为基础的国际能源区域合作趋势。但是,理论和实践都表明,在国际社会尚未形成以实现全球能源安全为目标合力的情况下,国际能源合作的存在是有条件的,国际能源合作的效率是存在范围的,即多重利益驱动下的国际能源合作具有系统性、复杂性,特别是存在适用边界的特性,因此,国际能源合作适用边界是客观存在的。本项目以边界为突破点,运用Gabbay模型、合作势能模型、响应模型等方法,构建合作意愿演化为核心的国际能源区域合作边界模型,以刻画国际能源合作适用边界的运行状态和演化机理,揭示国际能源合作形成条件、演化路径以及可持续能力提升的规律。项目的研究成果将为国际能源合作的运行机理研究、发展趋势预测提供新的视角和方法,并为中国制定引导和参与能源领域的国际区域合作战略提供理论依据。
Applicable Border;;Cooperation Intention;the Strength of Cooperation;the Relationships of Main Cooperation Body;Sharing Degree
项目组按计划,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全面开展实地调查与资料收集,提炼了国际能源合作的基本特征,揭示了国际合作的本质就是合作参与者间其主体身份边界相互作用、交融、让渡、共享,并形成共同边界的变化过程;该本质特征为运用边界理论阐释国际合作产生、发展以及衰亡的方法体系的建立提供了可能。本课题以国际合作与边界的关系为切入点,构建了国际合作适用边界的表征模型,并以适用边界的演化解释了国际能源合作的发展变化过程,为此类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1)揭示了国际合作(合作者N≧2)与适用边界的关系。国际合作是基于各合作行为主体在一定领域和范围内利益或目标的基本一致或部分一致的关系建立,而关系的建立是合作行为主体自身边界模糊与交融的结果,即形成多行为主体的共同边界(适用边界),而共同边界的形成又推动合作行为主体间意愿的趋同,以实现资源、信息与技术的共享,来保证主体间关系稳定能力变化的过程。依赖于不同主体间可共享资源和彼此间良好的关系网络的形成过程,也即是各个主体超越自身边界从接近到相融的边界逐渐交融的过程。(2)建立了国际能源合作适用边界总体框架模型,并针对国际能源合作的特殊性,引入Gabbay模型,建立了适用边界定量表达的合作意愿模型,得出国际能源合作体适用边界的形成与演化取决于合作意愿阈值,基本揭示了国际能源合作体形成的条件和演化的基本规律,当合作意愿处于不同区域时 ,决定了合作的形成和持续发展的路径。(3)运用动力学原理和演化理论对合作势能模型进行了修正,建立了以合作强度刻画国际能源合作过程及状态的表达模型,完成了合作稳定性演化模型关键变量以及演化环境的动态测度。得出如果没有新的共享资源和各主体间关系亲密度不再加强,合作强度在一个t时期维持不变,国际能源合作稳定性下降,国际能源合作适用边界收缩,该结论解释了合作稳定性与适用边界的关系。(4)在此基础上,引入了收益空间模型,构建了国际能源合作适用边界的静态表达模型和动态演化模型,以合作强度与合作适用边界的关系分析结果为依据,探讨了合作强度对合作适用边界的影响过程,阐释了国际能源合作适用边界的演进机理;(5)以上述研究为指导,对东北亚能源合作进行了分析,描述了东北亚能源合作的现状。在上述理论和实证的基础上,为低碳经济背景下实现我国国际能源合作战略和东北亚合作提出了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