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立项数据库 > 立项详情页
铬渣的微生物解毒机理研究
  • 项目名称:铬渣的微生物解毒机理研究
  •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 批准号:20477059
  • 申请代码:B0703
  • 项目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研究期限:2005-01-01-2007-12-31
  • 项目负责人:柴立元
  • 负责人职称:教授
  • 依托单位:中南大学
  • 批准年度:2004
中文摘要:

铬渣含有水溶性致癌毒物六价铬,对环境的污染十分严重。铬渣解毒是全球环保的重大课题,但目前的干法焙烧还原解毒和湿法还原解毒存在二次污染,成本高等不足,均未获得广泛工业应用。因此,高效解毒铬渣的新方法及其基础理论研究已成为实现铬相关行业可持续发展的急迫任务。本研究提出铬渣的微生物解毒新思路,并针对碱性铬渣已经分离出一株高效还原碱性介质中高浓度铬(Ⅵ)的特异功能菌,通过本项目系列基础问题的研究,旨在建立特异功能菌存在的条件下铬渣的毒性迁移转化机制,揭示强化微生物解毒过程的动力学途径,形成微生物低廉高效解毒铬渣的技术原型。拟研究①铬渣中铬的赋存形态与铬(Ⅵ)的可浸性;②细菌的生理特性及其解毒铬渣的热力学;③细菌在铬渣表面的行为与铬的毒性迁移转化机理;④铬渣的细菌解毒过程特征及解毒后铬渣的毒性评价。

结论摘要:

铬渣含有水溶性致癌毒物六价铬,对环境的污染十分严重。铬渣解毒是全球环保的重大课题,但目前的干法焙烧还原解毒和湿法还原解毒存在二次污染,成本高等不足,均未获得广泛工业应用。因此,高效解毒铬渣的新方法及其基础理论研究已成为实现铬相关行业可持续发展的急迫任务。本研究在已经分离出一株高效还原碱性介质中高浓度铬(Ⅵ)的特异功能菌的基础上,提出铬渣的微生物解毒新思路。系统研究了铬渣中铬的赋存形态与铬(VI)的可浸性,探讨了细菌对难溶性包裹铬的浸出效果,并弄清了其溶出机制。详细研究了细菌的生理特性、铬渣浸出体系细菌的生长动力学,优化了细菌培养基;构建了"细菌-铬-水系"的电位-pH图并研究了其电化学行为,提高了细菌对铬渣适应性的方法。系统研究了细菌在铬渣表面的行为与铬的毒性迁移转化机理,弄清了细菌解毒铬渣的微观机理。完成了铬渣的细菌解毒过程特征研究,完善了解毒工艺,进行解毒后铬渣的毒性评价。成功开发了细菌解毒铬渣及其选择性回收铬的新技术,建立了1000吨/年的工程示范,并通过湖南省科技厅组织的科技成果鉴定。解毒后铬渣达到国家危险废物浸出毒性鉴别标准(GB5085-1996)。


成果综合统计
成果类型
数量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
  • 获奖
  • 著作
  • 40
  • 8
  • 0
  • 4
  • 0
期刊论文
相关项目
期刊论文 63 著作 1
期刊论文 9 会议论文 2 专利 7
柴立元的项目
期刊论文 66 获奖 4 专利 23 著作 1
期刊论文 74 会议论文 24 获奖 6 专利 5 著作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