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研究冻结滞水形成机制[49662009]过程中,发现冻结滞水是生态环境的水因子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维持生态平衡或失调的效应。相关论文发表后,获得国内外专家的认可和支持,从而确定了本项研究方向。主要研究三北地区不同生态环境冻结滞水的冻、融水量,滞留时间等动态变化规律;冻结滞水独特的倒置富水性,与生态环境各因子,及与树木休眠期水分代谢的相关性;林区流域内水均衡计算,确定林区湿地和森林生态环境发展趋势。研究成果突破了传统理念,开拓了交叉研究新领域。揭示了“冻土”是冻结滞水的含水层,“冻土”的灾害是由冻结滞水的冻融物理变态作用结果的真谛;确定了冻结滞水是维持树木越冬期水分代谢均衡、森林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和树木生存繁衍能力不可缺少的水资源。最佳冻结滞水平均含水量为20~40%。将冻结滞水的概念、理论技术切入森林生态学科。进一步拓宽了水文地质学与生态、生理学科交叉研究领域,对破解树木越冬期间水分代谢量及代谢机理的新问题,具有重要学术价值,促使学科发展,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先后发表论文13篇学术论文,共有16人次参加在国内和香港召开的国内、国际学术研讨会。关键词三北地区;冻结滞水;生态环境;效应
英文主题词the three-north area of China, the frozen stagnant water ,eco-environment; effec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