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虫的交配器结构与功能变化,在物种形成与分化研究上非常关键,对于探索物种形成、种间隔离分化机制、解释甲虫物种丰富的原因、并进一步建立两性协同进化的基本理论,是最佳的研究对象。隐翅虫的交配器形态变化多、结构比较特殊,是开展这一方面研究的绝好材料和对象。本项目就是要以中国物种丰富的隐翅虫为对象,分析隐翅虫各大类交配器的形态结构与变化,采用显微CT技术和3D形态结构重建为突破点,数量化测定隐翅虫交配器的配合机制和功能效果;结合支序系统发育分析,把交配器形态变化与系统发育树相关连,通过特征第次排除、反复对比和性状极向确定,发现隐翅虫交配器结构与功能的进化趋势、以及这种进化趋势在物种形成中的作用机理,对形态变异幅度与生殖隔离机制之间的关联进行直接验证,并进一步探索交配器形态进化与物种形成(分化)的关系。
Staphylinidae;Micro CT;Phylogenetic analysis;Insect genitalia;speciation
这个面上项目,研究隐翅虫科的分类、系统发育、起源与分化,探索生殖器的结构、交配功能与进化,在X光显微CT和分子序列分析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相关研究结果对认识甲虫的物种发生与进化有十分重要的价值。项目执行期三年,圆满完成了各项计划任务指标发表直接标注项目号的SCI收录论文10篇,其它相关论文4篇,培养研究生5名(4名获博士学位,1名获硕士学位)。这在期间,项目主持人被选为国际动物命名委员会委员、国际ZOOBANK委员会委员,应邀担任ZOOTAXA杂志编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