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立项数据库 > 立项详情页
活体荧光成像实时监测病毒特异性细胞毒性T细胞对HCV复制的抑制作用
  • 项目名称:活体荧光成像实时监测病毒特异性细胞毒性T细胞对HCV复制的抑制作用
  •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 批准号:30972615
  • 申请代码:H1904
  • 项目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研究期限:2010-01-01-2012-12-31
  • 项目负责人:詹林盛
  • 负责人职称:研究员
  • 依托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
  • 批准年度:2009
中文摘要:

丙型肝炎病毒(HCV)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病原体,目前还没有有效的疫苗和药物。由于缺乏合适的HCV复制和感染小动物模型,严重阻碍了宿主T细胞与HCV相互作用研究以及免疫效应细胞体内抗病毒效果评价。对此本项目拟构建报告基因萤火虫荧光素酶(Fluc)标记的HCV复制子,将此复制子转染稳定表达人HLA-A2的Huh7细胞,建立HCV复制细胞体系。然后将此细胞移植到免疫缺陷小鼠体内建立HCV复制细胞体内移植小鼠模型。体外分离、培养扩增HCV患者和健康个体CD8+T细胞,负载病毒特异性CTL表位后,进行Gaussia荧光素酶标记。将此标记的病毒特异性T细胞输注入移植了HCV复制细胞的模型小鼠体内。通过活体内双荧光成像技术实时监测特异性T细胞在体内的分布、迁移,以及在体内对HCV复制的抑制作用。本研究将为宿主T细胞与HCV体内相互作用的研究,以及为免疫效应细胞体内抗病毒作用效果的评价提供基础平台。

结论摘要:

本研究首先建立了Fluc报告基因标记的HCV基因组和亚基因组复制子细胞模型,并用该细胞模型对Sorafenib和IFN的抗HCV效果进行了评价。在HCV复制细胞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Fluc报告基因标记的、且稳定表达HCV 1406-1415 T细胞表位和HLA-A2的HCV复制子细胞模型,该细胞移植到小鼠体内后可通过活体成像实时监测HCV特异性T细胞在体内的功能。用IFN信号通路特异性的shRNA对复制子细胞进行处理,然后将Fluc报告基因标记的HCV复制子细胞移植到SCID/Beige免疫缺陷小鼠体内,移植后通过活体成像技术监测小鼠体内荧光素酶活性,发现shSTAT2能提高并延长HCV在体内的表达水平,移植后HCV在体内的表达水平能接近一个月。说明建立了Fluc报告基因标记的HCV复制子细胞的SCID/Beige移植小鼠模型,可用于对HCV特异性T细胞在体内的功能进行评价。然后建立了慢病毒包装体系,构建了萤火虫荧光素酶(Fluc)或膜锚定Gluc报告基因标记的、可用于进行体内活体成像实时监测T细胞分布、定位、归巢和激活的多种慢病毒载体。最后优化了T细胞培养条件,可在体外大量扩增T细胞,为进行T细胞慢病毒转导提供了足够的细胞。并构建了表达HCV特异性的T细胞表位受体(TCR)的慢病毒载体,用包装的携带HCV特异性的TCR基因的慢病毒感染体外扩增的原代T细胞,能识别HCV复制子细胞上HLA-A2提呈的HCV T细胞表位1406-1415 T细胞表位,将转导TCR的T细胞和HCV复制子靶细胞在体外共培养,证明经TCR转导的HCV特异性T细胞对复制子细胞内的HCV复制具有非常明显的抑制作用。将共表达HCV T细胞表位、HLA-A2、Fluc报告基因标记的HCV复制子细胞的移植到SCID/Beige移植小鼠体内,在体内输入HCV特异性的TCR基因的体外扩增的原代T细胞,用活体成像对HCV特异性T细胞在体内的功能进行评价,发现HCV复制没有受到明显抑制。原因可能是由于慢病毒系统对原代T细胞的转导效率太低,仅4%左右。目前正在对慢病毒转导原代T细胞的条件进行优化,以期对原代T细胞实现高效转导,能够应用活体成像技术对HCV特异性CTL在体内的功能进行研究,并对其分布、归巢和活化进行示踪成像。


成果综合统计
成果类型
数量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
  • 获奖
  • 著作
  • 4
  • 0
  • 0
  • 0
  • 0
相关项目
期刊论文 42 会议论文 5
詹林盛的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