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探索新石器时代人类的食物结构及其演变,对揭示原始农业的发展、人类生活方式的演变,探讨人与环境的关系、文明起源等问题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利用稳定同位素方法分析新石器考古遗址中出土的人和动物骨骼,揭示人(动物)的食物结构,进而探讨原始农业的起源与发展,已成为国际国内生物考古界的研究热点与重点之一。但对新石器晚期南方稻作农业以及鱼类资源在先民生活方式中的地位,目前仍缺乏报道。本项目拟综合采用C、N、S稳定同位素方法,对浙江省良渚文化时期(距今4300-5200年)若干考古遗址出土人和动物骨骼进行分析,了解先民(动物)的食物结构,揭示新石器晚期原始稻作农业成熟时期先民的生活方式及其演变,及稻作农业在先民食物结构中的地位及动物食性;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先民对动物资源尤其是鱼类资源的开发利用情况以及家畜的饲喂方式,为探索农业与文明起源间的关系以及人地关系等重要问题奠定基础。
本项目以中国新石器时代诸考古遗址出土人和动物骨骼为研究对象,综合利用C、N、S稳定同位素等多种方法,探索新石器时代人和动物食物结构及其演变。实验结果表明,在良渚文化时期先民骨骼普遍保存较差,绝大部分样品骨骼成岩现象严重,骨胶原已基本被破坏、流失。对有效数据的分析结果表明浙江先民食物结构的整体特征是具有较低的δ13C值、较高的δ15N值。较低的δ13C值反映了当地先民主要依赖于C3类食物,很可能来自于稻作农业经济,不排除部分来自基于坚果类食物的采集经济;这一结果暗示当时稻作农业在长江流域已经得到很大发展,同时渔猎等经济行为在先民生活方式中仍占据一定的比重。较高的δ15N值表明先民获取了较多的动物蛋白资源,主要来自陆生系统的野生动物,家畜(猪)提供的肉食资源较少,可能兼有部分淡水鱼类;对海生食物资源的依赖性较小。采集获得的植物类果实(如菱角)在先民的食物结构占有一定地位,其保存情况与埋藏环境相关,受地下水、酸、微量金属离子的腐蚀,外壳结构呈疏松多孔状结构,元素组成、元素含量也较现代样品发生了较大变化。在石家河文化时期,稻粟混作区的发展与先民食物结构变化、人口移动与迁徙有关。陕西关中地区先民主要以粟类食物为食,在老官台至仰韶文化时期,粟类食物在先民食物结构中比例上升,粟作农业得到了较大发展;男女食物结构尚不存在显著性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