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立项数据库 > 立项详情页
基于GIS技术的新疆地区伊贝母药材资源分布状态及其道地性机制研究
  • 项目名称:基于GIS技术的新疆地区伊贝母药材资源分布状态及其道地性机制研究
  •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 批准号:81160544
  • 申请代码:H2818
  • 项目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研究期限:2012-01-01-2015-12-31
  • 项目负责人:盛萍
  • 负责人职称:教授
  • 依托单位:新疆医科大学
  • 批准年度:2011
中文摘要:

伊贝母为百合科植物新疆贝母Fritillaria walujewii Regel 或伊犁贝母 F. pallidiflora Schrenk 的干燥鳞茎,与川贝母功效相同,是中医处方和中成药生产常用的名贵药材。其法定两种原植物野生品种仅分布于新疆,为新疆特有种。但20世纪80年代至今,是伊贝母药材资源破坏最严重的时期,急需摸清蕴藏量状况和可利用状况。同时伊贝母价格连年攀升,盲目种植、采收现象严重,药材质量令人堪忧。本课题利用样方调查法,采集影响两种植物生物量的相关环境因子,分析两种植物生物量和环境因子的关系,利用GIS技术进行分布分析,探讨野生伊贝母药材资源在新疆地区的分布状况与储量;结合数值分类、模糊数学分析方法开展道地药材的生长与生态环境因子的相关性研究,以揭示道地药材的地域分布规律,建立伊贝母野生植物生态适宜性分析的共性关键技术。在此研究基础上,确定药材最适宜生产区的区划依据。

结论摘要:

伊贝母为百合科植物新疆贝母Fritillaria walujewii 或伊犁贝母 F.pallidiflora 的干燥鳞茎,与川贝母功效相同。其法定2种植物野生品仅分布于新疆,为新疆特有种。由于伊贝母野生资源破坏严重,为可持续利用伊贝母资源,探讨伊贝母在新疆地区分布状况,揭示其道地性成因机制,本课题组开展了下列研究 1)本项目采用样方调查法、GPS定位、GIS技术等多种方法手段,对伊贝母资源充分调研、品种鉴定的基础上,发现伊贝母2种法定原植物野生资源破坏严重,分布面积和蕴藏量锐减。野生新疆贝母Fritillaria walujewii资源呈片状分布,在低山带已经绝迹,中山带仅在灌木丛中零星分布,给课题组的野外调查带来较大困难。虽然新疆贝母外观漂亮,类似川贝母,但农民在长期种植过程中发现新疆贝母没有伊犁贝母植株生长快、茎杆粗壮,抗病强,亩产量收成好等优点,新疆贝母品种面临绝灭。进一步的实地考察数据将为我国中药资源的合理规划,推动当地资源经济的发展产生重要作用。 2)通过对历史数据资料的研究,整理分析制作了伊贝母、新疆贝母F. walujewii 及伊犁贝母F. pallidiflora空间分布、储量专题图6幅,这些数据资料可为新疆地区相关部门为伊贝母及新疆产药用贝母资源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3)对野生与栽培伊贝母药材质量进行了综合比较,不同产地野生与栽培伊贝母质量均符合药典规定。完成了伊贝母药材生物碱成分UPLC指纹图谱及水溶性成分HPLC指纹图谱,反应了伊贝母药材质量控制的特异性和整体性,可用于伊贝母药材质量综合科学评价,在临床上,为栽培伊贝母代替野生伊贝母药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4)采用ISSR分子标记方法对伊贝母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建立了伊贝母ISSR分子标记指纹图谱,编制了新疆药用贝母ISSR分子标记检索表。利用构建的ISSR分子指纹图谱和检索表能进行伊贝母药材品种资源及同属相似种的快速、准确的鉴定,对于保证伊贝母药材基源的准确分类具有重要意义。 5)综合分析了伊贝母有效成分与遗传、气候和土壤等生态因子,确定影响伊贝母药材道地性的因素,完成伊贝母道地性成因机制研究。同时结合药材有效成分质量,完成伊贝母药材适宜性区划研究。 6)通过本项目的实施,发表论文13篇。培养青年教师2人,培养硕士研究生2人,完成伊贝母及新疆产药用贝母组织化学定位研究。


成果综合统计
成果类型
数量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
  • 获奖
  • 著作
  • 19
  • 0
  • 0
  • 0
  • 0
相关项目
盛萍的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