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立项数据库 > 立项详情页
Autoimmune diseases therapies: variations on the microbiome in rheumatoid arthritis
  • 项目名称:Autoimmune diseases therapies: variations on the microbiome in rheumatoid arthritis
  •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 批准号:31171277
  • 申请代码:C060706
  • 项目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研究期限:2012-01-01-2015-12-31
  • 项目负责人:ChristineNardini
  • 负责人职称:研究员
  • 依托单位: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 批准年度:2011
中文摘要:

近年来,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病范围和发病率日趋增长,给公众带来恐慌,也给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通常,人体免疫反应的变化是这类疾病的主要研究内容。然而,最新的研究发现,人体微生物与免疫性疾病关系密切。人体微生物,尤其是肠道微生物,与人体正常的代谢和免疫过程休戚相关。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致病机制不明,尚无有效治疗手段。对于这种复杂的疾病,单纯从人体免疫反应来研究,还远远不够。因此,本项目拟以肠道微生物为研究对象,探索在RA急性期控制治疗过程中,肠道微生物组的变化并找出其作用的信号通路,为RA治疗机制研究提供一种新的方法。

结论摘要:

类风湿性关节炎(RA)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国内发病率高达0.4%并呈上升趋 势。目前病因未明,尚无治愈方法。尽管尚无治愈方法,临床主要采用急性期炎症控制治疗,包括传统药物治疗,如非类固醇类抗炎药NSAIDS及氨甲蝶呤MTX (治疗成本低但免疫副作用大),生物制剂治疗如anti-TNF-α, anti-IL6及B细胞靶药物(药效好但依旧有免疫副作用,非常昂贵)。针灸因其成本低无副作用的优势在国内广泛应用,并被WHO列为RA的有效治疗方法。尽管如此, 针灸分子机理不明,限制了其国际推广,对其疗法的评估及作用机制的有待进一步研究。我们通过注册非劣效性临床实验(NCT01619176)以及构建胶原蛋白诱导的类风湿性关节炎大鼠模型,整合多组学数据分析的方法对针灸进行研究。临床实验主要包括两个实验组,一组接受非类固醇类抗炎药(NSAIDS)治疗,另外一组随机地接受针灸及氨甲蝶呤MTX共同治疗或者单独MTX 治疗。在收集临床数据的同时,我们采集了治疗前后病人的血液及粪便样本(肠道微生物分析),通过全面系统地研究,我们已经开发、测试、应用及发表了一系列方法主要从转录组学,表观遗传组学及微生物组学等分子层次探究类风湿性关节炎。基于这些研究,我们在Science杂志的增刊中报道了将这些方法应用于可安装在治疗针灸针前段的智能纳米芯片的开发前景。在动物模型中的研究同样验证了我们临床研究的发现,例如针灸刺激了机体的再生功能等重大发现。目前我们仍在对血液及肠道微生物之间的关联进行研究,以完成整个项目并提交参与“分子生物学智能系统会议”(Intelligent Systems for Molecular Biology, ISMB)


成果综合统计
成果类型
数量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
  • 获奖
  • 著作
  • 7
  • 0
  • 0
  • 0
  • 0
相关项目
ChristineNardini的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