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在以基波-谐波对事件出现的太阳III型射电爆动态谱中,基波经常相对谐波具有数秒钟的初始爆发时间延迟,并且谐波的初始激发频率往往要明显高于两倍的基波初始激发频率。这一观测现象在所有过去的III型爆理论中,均没有给于讨论。本项目在已提出的关于III型射电爆的电子回旋激射不稳定性理论基础上,认为其一个可能的解释是谐波的初始激发高度要低于基波的初始激发高度。其次,对损失锥-束流分布电子激发的回旋激射不稳定性的主要特征进行了深入研究,这种电子分布在太阳低日冕附近的磁重联过程中可能形成,它兼有束流和损失锥的特性。再次,在电子回旋激射不稳定性机制的基础上,重新解释了太阳III型射电爆动态谱代表的物理意义。我们认为观测到的射电源区并不是III型爆的真实激发源区,而是III型爆的可视源区,即射电辐射从低密度磁通量管逃逸位置。由观测动态谱的频率漂移率,仅能估计得到可视源区的运动速度,其不同于射电波在低密度通量管中的传播速度。最后,在本项目的部分资助下,发展了一种日冕物质抛射的冰激淋-锥模型。
英文主题词Solar type III radio bursts; Electron cyclotron-maser instability; Dynamic spectrum; Coronal mass ejec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