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湖北宜昌地区下寒武统底部岩家河组小壳化石Ⅰ、Ⅱ组合带之间新发现大量宏体藻类化石、锥管状化石和软躯体后生动物化石。其中锥管状化石与埃迪卡拉纪庙河生物群中的小型原锥虫在形态特征和保存方式上一致;后生动物化石保存了软躯体结构,具有"较高等"三胚层动物的复杂构造。宏体化石在岩家河组的发现,填补了早寒武世小壳化石Ⅰ、Ⅱ组合之间宏体化石缺乏的空白。对岩家河组新发现的宏体动、植物(藻类)与小壳化石进行综合研究,将提供研究区在早寒武世梅树村期从碳酸盐台地-碳酸盐台地内部的局部凹陷盆地相的一个较完整的生物景观图,因此下寒武统岩家河组宏体化石的研究具有重要的进化古生物学意义。
Yanjiahe Biota;macroscopic fossils;microfossils;Terreneuvian;Yichang
项目组按项目计划开展工作,圆满完成了预期目标。在青年基金项目资助期间,项目组在湖北宜昌寒武系纽芬兰统岩家河组发现丰富的宏体化石。项目组将由宏体动物化石、植物化石和小壳化石组成的这一组合称之为岩家河生物群。岩家河组化石组合基本完整地展示了早寒武世梅树村期从碳酸盐台地-碳酸盐台地内部的局部凹陷盆地相的生物面貌。宏体化石的发现为研究前寒武-寒武大爆发时期生物的演化提供了重要的化石证据。 1.早寒武世岩家河生物群中的小岩家河虫属Yanjiahella 小岩家河虫在形态特征、生物结构上可大致与棘皮动物的某些类别对比,因此,我们认为棘皮动物可能的祖先类型在早寒武世早期已经在扬子板块地区出现并发生分异。岩家河生物群中类棘皮动物的发现,对研究棘皮动物的起源和演化提供了极其宝贵的化石资料。 2.早寒武世岩家河生物群中的小壳化石小壳化石主要出现在岩家河组第Ⅱ段和第Ⅴ段,然而在该组第Ⅲ段的硅磷质结核中,通过薄片研究发现丰富的小壳化石。第Ⅱ段中有5属,第Ⅲ段有8属,第Ⅴ段有26属。从化石分异度逐步增加趋势看,岩家河组小壳化石可与全球Nemakit – Daldynian阶-Tommotian阶早期对比。 3.早寒武世岩家河生物群中的宏体藻类化石通过对宏体藻类化石研究,表明它们无论从保存形式还是形态特征上看,带有庙河生物群的色彩,同时与牛蹄塘生物群和澄江生物群可能也有一定的联系,这为研究宏体藻类的辐射、演化提供了化石依据。 4.早寒武世岩家河生物群中的蓝菌类化石蓝菌类化石Girvanella sp.在岩家河生物群中的发现,丰富了我国寒武系底部蓝菌类化石的新产地。同时讨论了蓝菌类化石的保存方式和蓝菌类在硅磷质结核的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5.X-衍射分析表明岩家河组硅磷质结核内部磷质含量较高,而外部硅质含量较高。镜下研究发现其内部常呈疏松状,且富含小壳化石和蓝菌类化石,表明在结核的形成过程中,小壳化石和蓝菌类化石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硅磷质结核的生长是在微生物调节下随介质物理化学条件的变化而逐步进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