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胶质瘤近年发病率明显增高,其化疗药替莫唑胺近年来被FDA批准用于对其的治疗,但是其单药化疗疗效有限,仍未能达到临床理想效果。我们的前期研究发现白藜芦醇具有协同替莫唑胺抗胶质瘤效果以及在白藜芦醇能够诱导胞内ROS水平增高的基础上,采用FDA批准具有良好生物相溶性的高分子材料(聚己内脂-聚乙二醇二亲嵌段共聚物,PCL-PEG)构建白藜芦醇与替莫唑胺双药纳米载药微球,考察其载药效率及相关表征。期望通过白藜芦醇与替莫唑胺共同载入纳米微球后,该双药微球被胞吞摄取进入胞内使两药在胞内达到较高的浓度,进而通过白藜芦醇对于ROS及其下游信号通路的调节(氧化疗法)来增强替莫唑胺的抗肿瘤效果。在胶质瘤细胞及动物模型上系统性的考察了裸药以及双药载药纳米微球抑瘤作用,并且通过分子生物学手段试图阐明两药被载入纳米微球后基于"氧化疗法"的协同抗肿瘤作用机制。本研究将为提高替莫唑胺治疗胶质瘤的化疗效果提供新的方法。
Resveratrol;Temozolomide;Nanoparticle;Glioma;Synergy
本课题采用美国FDA批准可以医用的二亲嵌段共聚物聚己内脂-聚乙二醇(mPEG-PCL)作为载体材料,通过制备常用化疗药物(替莫唑胺)及具有潜在临床应用价值的中药单体(白藜芦醇)双药纳米微球纳米递药体系,来研究该载药体系对于胶质瘤的体内外治疗效果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我们首先采用纳米沉淀法制备了双药载药微球,并且进行了制备条件的优化。在体外胶质瘤细胞上进行了细胞毒试验发现该双药载药微球的协同抗肿瘤效果,流式细胞仪显示了明显强于裸药的诱导凋亡作用。进一步探讨分子机制发现双药微球通过胞吞作用在胞内达到更高的药物浓度,且更为明显的诱导胞内ROS水平,继而抑制p-Akt蛋白的表达,从而调控下游相关凋亡蛋白的表达来诱导凋亡。体内试验中我们证实同等剂量的双药纳米微球能够更为有效的抑制胶质瘤生长,且小鼠未见明显的毒性反应。生存期分析发现双药微球组的小鼠生存期显著长于裸药组和单药微球组。因此,该课题的研究成果有望为胶质瘤的靶向治疗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即将具有协同作用的两药通过具有肿瘤靶向性的纳米高分子体系共同投递来获得更佳的抗肿瘤效果。这也为我国传统的中药在肿瘤治疗中的潜在价值提供了理论及实验基础,为其在临床上的进一步应用增加了可靠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