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网膜母细胞瘤(Retinoblastoma,RB)是婴幼儿最常见的眼内原发性恶性肿瘤。化疗是RB的主要疗法之一,但目前多重耐药的情况影响了其疗效。有研究表明RB细胞中P糖蛋白(P-glycoprotein,P-gp)高表达是引起RB产生耐药性的主要原因。本课题组前期研究发现溶瘤腺病毒可对RB产生明显的杀伤作用。溶瘤腺病毒是经过基因改造的复制缺陷型腺病毒,特异性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对正常细胞无影响,并可作为外源基因的良好载体。为进一步提高疗效,本研究拟构建可表达小干扰RNA序列的、抑制P-gp蛋白表达的新型抗耐药溶瘤腺病毒,并与局部化疗相结合,通过细胞增殖、凋亡、耐药性、动物实验等方法进行RB联合治疗的研究,探索溶瘤病毒、局部化疗与抑制耐药三方面的协同性,以及协同治疗对RB作用的机制。该研究可望为靶向基因治疗RB的临床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retinoblastoma;small interfering RNA;oncolytic adenovirus;chemotherapeutics;anti-drug resistant
本研究拟构建可表达小干扰RNA序列的、抑制P-gp蛋白表达的新型抗耐药溶瘤腺病毒,并与局部顺铂化疗相结合,通过细胞增殖、凋亡、耐药性、动物实验等方法进行RB联合治疗的研究,探索溶瘤病毒、局部化疗与抑制耐药三方面的协同性,以及协同治疗对RB作用的机制,达到提高抗瘤疗效。 研究发现P-gp蛋白与化疗后RB产生耐药性有关。P-gp是由多重耐药基因(multi-drug resistance 1 gene,MDR1)编码,阻断该蛋白的表达可以延长局部化疗的作用时间,提高化疗药物的肿瘤抑制效率。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RNAi)可通过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ing RNA,siRNA)介导特异高效抑制靶基因表达。本研究将人工合成的、可表达siRNA序列的MDR shRNA表达盒置入p53靶向溶瘤腺病毒中。MDR shRNA表达盒能够以宿主细胞mRNA生物发生的内源性机制被加工成熟,抑制RB细胞中内源性P-gp的表达。以新型抗耐药溶瘤腺病毒及对照用腺病毒感染培养的肿瘤细胞株,并对腺病毒感染后的细胞检测Ad-shMDR对P-gp蛋白表达的作用,同时构建裸鼠视网膜母细胞瘤(RB)模型。将构建好的、可持续抑制耐药蛋白表达的新型溶瘤腺病毒与顺铂等化疗药物结合,共同处理视网膜母细胞瘤细胞和荷瘤小鼠模型。通过体内外实验,验证抗耐药溶瘤腺病毒与局部化疗相结合后对RB生长的作用,包括细胞增殖、凋亡、化疗敏感性、肿瘤浸润与扩散等指标。动物实验进一步表明该方法不仅可以抑制瘤体生长还能显著提高实验小鼠的生存期。说明,该溶瘤腺病毒联合顺铂对视网膜母细胞瘤细胞能起到溶瘤病毒、局部化疗与抑制耐药三方面协同发挥效应,不仅能够提高化疗效果,减少化疗副反应,而且保留了p53靶向溶瘤作用,为治疗视网膜母细胞瘤提供了一种新方法和新思路。由此可得,新型抗耐药溶瘤腺病毒可调控 P-gp基因在肿瘤细胞株中的表达,并同时特异性增强了顺铂化疗对RB的抗瘤效果,可用于治疗RB。 从事与本研究项目相关的毕业博士1名、硕士1名。标注课题资助号的已经发表的论文10篇,其中SCI收录7篇总影响因子达到24.3分。主持人获得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和上海市卫生系统优秀青年人才培养计划等人才项目资助,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