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立项数据库 > 立项详情页
红腹锦鸡的孵卵行为
  • 项目名称:红腹锦鸡的孵卵行为
  •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 批准号:31060286
  • 申请代码:C0404
  • 项目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研究期限:2011-01-01-2013-12-31
  • 项目负责人:李筑眉
  • 负责人职称:研究员
  • 依托单位:贵州科学院
  • 批准年度:2010
中文摘要:

红腹锦鸡是我国特有的珍稀濒危雉类。在对其生态学研究中,我们发现红腹锦鸡具有与雉科其他鸟类非常不同的、独特的孵卵行为。本研究拟采用无线电遥测、温度自动记录仪、红外自动照相等先进技术和手段,通过野外放置人工巢实验,运用生活史理论中权衡与适合度的概念,深入研究红腹锦鸡的孵卵行为,探讨其孵卵行为与环境温度、雌鸟身体状况及巢卵捕食风险之间的相互关系,对进一步理解和阐明鸟类生活史特征进化的本质,丰富和完善相关理论具有重要意义。

结论摘要:

采用无线电遥测、红外自动摄像装置在野外对红腹锦鸡(Chrysolophus pictus)的孵卵行为进行了研究,证实了红腹锦鸡雌鸟在长达22天的孵化过程中很少离巢,具有连续孵卵的行为。这一行为如何进化而来,则尚待进一步深入研究。表明红腹锦鸡的孵卵行为,与同一属的姊妹物种白腹锦鸡(C. amherstiae)(孵卵期间平均每两天离巢1次)差别非常大。 红外自动摄像机,在人工饲养条件下的红腹锦鸡和白腹锦鸡的孵卵行为进行了监测比较,进一步证实了红腹锦鸡雌鸟具有连续孵卵的行为,而同属的白腹锦鸡则不具有连续孵卵行为。笼养条件下的监测有力支持和补充了野外的研究结果,但也同时发现笼养红腹锦鸡不同雌鸟个体的孵卵行为差异较大。 对红腹锦鸡的雌鸟、雄鸟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完全禁食、禁水22天的条件下,红腹锦鸡雌鸟安然存活,但雄鸟则不能存活。而对家鸡孵卵的实验则表明,孵卵的家鸡在完全禁食、禁水22天的条件下,也安然存活。我们所发现的这一生理调节机制,非常值得深入研究,因为这对于探讨人类在极端环境条件下的存活具有重大参考价值。 采用人工巢实验和红外自动摄像监测的方法,研究了红腹锦鸡等鸟类地面巢的被捕食率和捕食天敌种类、以及卵色和巢隐蔽度对巣被捕食率的影响。采用光纤光谱仪和鸟类视觉模型系统,对红腹锦鸡雄鸟不同区域羽色与身体特征值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红腹锦鸡雄鸟羽色在可见光(RGB)范围下的反射值在红腹锦鸡性间选择上起到关键作用。


成果综合统计
成果类型
数量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
  • 获奖
  • 著作
  • 1
  • 0
  • 0
  • 0
  • 0
相关项目
期刊论文 6 会议论文 6 获奖 2 著作 1
李筑眉的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