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立项数据库 > 立项详情页
低品位红土镍矿制备高镍精矿基础理论与工艺研究
  • 项目名称:低品位红土镍矿制备高镍精矿基础理论与工艺研究
  •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 批准号:50974135
  • 申请代码:E041102
  • 项目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研究期限:2010-01-01-2012-12-31
  • 项目负责人:朱德庆
  • 负责人职称:教授
  • 依托单位:中南大学
  • 批准年度:2009
中文摘要:

硫化镍矿资源日趋枯竭,而世界上红土镍矿探明储量高达1.6亿吨,但是占镍总储量70%的低品位红土镍矿尚无经济有效的提取技术。针对从低品位红土镍矿制取镍铁时原矿处理量大、镍回收率低、环境污染重及成本高等难题,本项目旨在开发出低品位红土镍矿制备高镍精矿的技术原型,为强化后续镍冶炼提供优质炉料。主要研究内容有1)多功能复合粘结剂的功能设计与合成;2)高压辊磨-干式细磨预处理条件下,机械化学力对红土镍矿颗粒表面活性和成球性的作用机制,及其对红土镍矿热分解行为的影响;3)高热稳定性、高强度和高还原性球团的制备;4)复合粘结剂球团直接还原反应动力学模型,及还原过程中金属相晶粒形成与生长机制;5)直接还原球团的矿物学特征及磨矿-磁选工艺参数对镍精矿的镍品位和回收率的影响规律。最终实现镍与脉石矿物有效分离富集,以含镍1%左右的低品位红土镍矿为原料,制备出含镍大于6-8%的高镍精矿,镍回收率高于85%。

结论摘要:

本项目针对印尼低品位褐铁矿型(高铁型,A矿)、腐殖土型(低铁型,B矿)红土镍矿以及缅甸低品位腐殖土型红土镍矿(C矿)进行了还原焙烧-湿式磁选制备高品位镍铁精矿工艺及机理研究,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低品位红土镍矿工艺矿物学研究表明,A矿中针铁矿含量接近80%,含镍约在0.87%,硅酸盐矿物含量在13%左右,含镍约为1.19%;B矿的硅酸盐矿物含量在65%左右,含镍约在1.07%左右,其针铁矿含量约在30%左右,含镍量约在1.59%左右;C矿的硅酸盐矿物含量约为63%,镍含量在0.90%左右,针铁矿含量约为22%,含镍约1.43%。各红土镍矿中含镍矿物结晶程度差,而且含镍矿物与脉石矿物共生关系复杂,嵌布粒度细,造成镍的提取难度很大。(2)原料处理中首次采用节能的高压辊磨技术取代球磨,获得合格的造球原料。开发了多功能复合粘结剂Y并应用于红土镍矿复合粘结剂球团的制备。球团生长存在成核、母球长大及稳定阶段三个过程;复合粘结剂Y降低了生球的生长速率,但适宜的成核及母球长大速率有利于颗粒在生球内的重新排列,形成致密结构,同时提高生球落下强度和抗压强度。(3)缅甸腐殖土型红土镍矿(C矿含镍0.9%)添加11.0%复合粘结剂Y,并配加适量石灰石调节球团碱度(CaO与SiO2质量比)为0.21, 在1150℃还原80min后,经磨选获得的镍铁精矿镍品位4.05%,镍回收率82.40%。(4)腐殖土型红土镍矿复合粘结剂球团直接还原机理研究表明1)复合粘结剂Y可以和二氧化硅、蛇纹石高温脱水形成的镁橄榄石反应,从而促进铁、镍的还原。2)复合粘结剂Y明显促进了直接还原球团中镍铁晶粒的长大在还原温度1200℃、还原时间80min的条件下,镍铁颗粒大小由无粘结剂球团中的1.669μm增加到复合粘结剂球团中的3.001μm。3)动力学研究表明,在球团直径为10~13mm、还原温度为900~1050℃、(30% CO+70% N2)混合气体为还原剂且其在球团表面的流速超过5 cm/s的条件下,球团中镍、铁的还原受界面化学反应和内扩散混合控制。4)直接还原产品的主要矿物组成为镍铁合金、镁橄榄石、石英以及少量的铬尖晶石,镍主要富集于镍铁合金中,其他矿物中的镍含量很低。 完成了研究内容,取得指标基本达到要求。申请专利2项,授权1项,发表论文5篇,SCI、EI收录4篇。


成果综合统计
成果类型
数量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
  • 获奖
  • 著作
  • 6
  • 0
  • 0
  • 0
  • 0
相关项目
期刊论文 13 会议论文 8 专利 9
期刊论文 12 会议论文 4 获奖 2 专利 1
朱德庆的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