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在全球碳循环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由于受气候、植物等环境要素的影响,导致草地土壤含碳气体通量出现较大的空间变异性和年际波动,给陆地碳源汇的计算带来诸多问题。本研究依据年降水强度梯度变化(150~500 mm),选择锡林河流域有典型代表性的温带贝加尔针茅草原、羊草草原、克氏针茅草原为研究对象,针对不同环境条件下的草地土壤呼吸和其它含碳气体(CO、CH4)通量以及相关的关键环境要素开展为期2年的野外观测,加强冬季的不间断连续观测,并注重冻融过程等特殊的环境变化对土壤含碳气体通量排放过程的影响研究。揭示草地土壤含碳气体通量的区域分异机制和时空变化过程,探索水热、植物、土壤等要素对上述过程的综合影响及其耦合关系模式,定量描述草地土壤呼吸总量中根系呼吸与土壤微生物呼吸之间的比例关系。为准确评价和预测我国草地生态系统含碳气体排放对全球碳循环的贡献提供依据,同时弥补我国陆地碳循环中对CO研究的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