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项目基于辽东新元古代及辽西凌源中元古代雾迷山组MT特征的野外调查、室内综合测试等实际资料,重点开展了MT岩石学、微观组构、形态与沉积环境、及地球化学的研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MT形态与沉积环境之间的成因关系、MT微观组构与古海洋地球化学条件,最终总结和建立了新的MT成因解释模型。通过野外及室内综合分析和形态学研究,辽东大连新元古代和辽西凌源中元古代的MT可划分出条带状、杆状、蠕虫状、丝状、斑状和碎屑状六种主要类型,其中以条带状类型最为发育。不同形态MT的组合与沉积微环境具一定的耦合关系,MT是前寒武纪特别是元古代碳酸盐岩沉积的指相标志。通过岩石薄片、阴极发光、背散射图像分析,以及电子探针等的分析表明国内外MT微亮晶均为方解石,呈5-15微米均匀、等粒状、规则或不规则多边形结构,具有结晶核心和结晶边缘。MT微晶与宿主岩石C、O、Sr同位素研究表明,元古代特殊的古海洋物理-化学条件与性质为MT形成提供了物质来源与动力机制,MT的形成是一个复杂及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MT独有的特殊组构及时空发育的特定性,反应了地球演化过程中各圈层间耦合作用及其古海洋物理-化学性质的全球变化特征。
英文主题词Molar-Tooth carbonates; Microscopic fabric; Geochemistry; Origin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