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人前期已明确血管紧张素II(AngII)参与了IgA肾病肾小球系膜细胞与肾小管上皮细胞间对话(球管对话),从而介导了肾小管上皮细胞的损伤,并且证实了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受体(PPAR-γ)可在多个水平抑制AngII信号通路,在该损伤中发挥保护作用。本项目将进一步研究AngII下游因子醛固酮在该球管对话中的作用,并探讨PPAR-γ与醛固酮信号通路间相互对话的分子机制。首先,通过建立IgA肾病肾小管细胞损伤的体外模型,我们将明确醛固酮在该细胞损伤中的作用,对球管对话机制进行延伸;其次,利用荧光共振能量转移等方法从以下两方面来研究PPAR-γ与醛固酮相互对话的分子机制:1)PPAR-γ与醛固酮作用受体-盐皮质激素受体(MR)竞争性结合共激活因子,2)PPAR-γ与MR亚细胞定位;最后,联合应用PPAR-γ激动剂和醛固酮拮抗剂,观察二者在该细胞模型中协同保护作用,为IgA肾病临床治疗提供新思路。
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aldosterone;mineralcorticoid receptor;crosstalk;human proximal tubular epithe
我们前期业已明确了过氧化物酶增殖物激活受体-γ (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γ, PPAR-γ)和血管紧张素II在活化的肾小管上皮细胞中的对话,本课题进一步研究激活的肾小管上皮细胞中PPAR-γ与血管紧张素II下游因子醛固酮之间的交互对话。 首先,我们用不同浓度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 TNF)刺激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系HK-2细胞,观察到HK-2可被TNF-α剂量依赖性激活,表现为炎症因子白介素6(interleukin-6, IL-6)、细胞间粘附分子(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 ICAM-1)和醛固酮受体盐皮质激素受体(mineralcorticoid receptor, MR)表达增加以及PPAR-γ表达下降;随后,我们分别使用MR 拮抗剂依普利酮和PPAR-γ激动剂匹格列酮干预TNF-α浓度梯度下激活的HK-2细胞,发现两者均能有效降低IL-6、ICAM-1和MR表达,升高PPAR-γ表达,发挥保护作用,两药合用作用更强,提示PPAR-γ与MR存在交互对话;然后,我们进一步探讨两者对话的分子机制,发现两者合用能更有效抑制核因子-κB (Nuclear Factor-Κb, NF-κB)转核; 最后,我们使用了PPAR-γ特异性拮抗剂GW9662阻断PPAR-γ的作用 ,发现匹格列酮的作用为PPAR-γ依赖。 本课题结果表明,匹格列酮通过依赖其受体PPAR-γ的方式,转录抑制MR的信号通路,其机制主要表现为抑制NF-κB 入核。依普利酮也可以升高PPAR-γ表达,提示核因子PPAR-γ和MR存在交互对话。在TNF-α活化的肾小管上皮细胞损伤中,匹格列酮和依普利酮联用较单用有着更佳的细胞保护作用,可为肾脏疾病治疗用药提供有效的选择,但其有效性尚需进一步完善动物实验及临床实验得以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