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立项数据库 > 立项详情页
弱束缚核12,14Be的基态结构新形态的探索
  • 项目名称:弱束缚核12,14Be的基态结构新形态的探索
  • 项目类别:联合基金项目
  • 批准号:11179018
  • 申请代码:A0803
  • 项目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研究期限:2012-01-01-2014-12-31
  • 项目负责人:徐望
  • 依托单位: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
  • 批准年度:2011
中文摘要:

目前,对弱束缚核12,14Be基态结构形态的认识还存在着明显的分歧或不确定性。本项目拟利用大科学装置HIRFL-RIBLL,在完善透射法的基础上,精确(相对误差<2%)地测定弱束缚核12,14Be中能区的核反应总截面。运用全新、可靠的核物质密度分布提取方法- - MOL[FM,Range]模型对全能区(30MeV/A~1GeV/A)内的截面数据进行拟合,提取出精确的核物质密度分布,进而用相对论平均场理论确定它们的基态核结构形态。①对于12Be,探索三体弱束缚Efimov量子态存在的迹象,有望在核物理中首次确认Efimov量子态的存在。这对三体量子体系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验价值。②对于14Be,有助于明确晕结构形态是属于"a core+2n" 还是 "a core+4n"。同时为在大科学装置HIRFL上开展其他弱束缚核的反应总截面的精确测量并可靠地提取出精确的核物质密度分布奠定实验基础。

结论摘要:

我们提出利用测量反应总截面并用修正的Glauber模型提取核物质密度分布的方法来研究奇异核12, 14Be和8B。首先,对测量30 - 50MeV/nucleon下12, 14Be与C和Al的核反应总截面的实验可行性进行了细致研究,并优化和给出了详细的实验方案;然后利用790 MeV/nucleon的12Be与C的相互作用截面数据和单粒子模型计算大致确定了12Be基态s组分的上限为58%,从而验证了利用12Be核物质密度分布提取其基态s组分的可行性。若利用我们提出的12Be核反应截面测量实验预期得到的数据,12Be基态s组分的提取精度将有望达到9%。此外,本课题在合作组大阪大学M. Fukuda 课题组测量的30 - 110MeV/nucleon 区间8B与Be、C和Al的核反应总截面数据基础上,用谐振子分布(Harmonic Oscillator distribution)和汤川势(Yukawa function)对8B 的核物质密度分布进行了提取。


成果综合统计
成果类型
数量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
  • 获奖
  • 著作
  • 1
  • 0
  • 0
  • 0
  • 0
相关项目
徐望的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