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立项数据库 > 立项详情页
四川盆地构造动力学、盆地叠合特征及油气富集规律研究
  • 项目名称:四川盆地构造动力学、盆地叠合特征及油气富集规律研究
  • 项目类别:重点项目
  • 批准号:41030426
  • 申请代码:D0304
  • 项目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研究期限:2011-01-01-2014-12-31
  • 项目负责人:李忠权
  • 负责人职称:教授
  • 依托单位:成都理工大学
  • 批准年度:2010
中文摘要:

四川盆地是我国油气生产的重要战略基地。据国家三次资评,四川盆地仅天然气资源储量就有5.35万亿立方米,但截至2009年底已探明天然气储量约1.9万亿立方米,探明储量仅占资源储量的35%,还有65%天然气有待发现,展示了四川盆地广阔的勘探前景。四川盆地是一个大型叠合盆地,具有多旋回演化特点。其构造动力学环境在不同地史时期各不相同,造就了盆地结构在剖面上具有不同层次的系统,平面上呈现多种型式的组合,形成了复杂的盆地含油气系统。为搞清油气富集规律,提高勘探成功率,研究工作以构造动力学演化为主线,探索四川盆地形成过程,理清各期原型盆地的形成与松潘甘孜高原隆升、龙门山崛起之间的依控关系,揭示四川叠合盆地的油气生成、运移和聚集过程,发现新的油气勘探领域,为国家油气资源战略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本次研究主要包括盆岭-盆山耦合过程、构造动力学演化、盆地沉积建造、盆地叠合特征及油气富集规等多学科综合研究。

结论摘要:

以构造动力学演化为主线,从拉张与挤压的辩证关系出发,提出了松潘甘孜高原-龙门山-四川盆地构造动力学演化经历了挤压-区域拉张-陆隆伸展-再挤压的构造动力学演化过程;这一地区在T3-J2期间为盆岭耦合构造格局,在当时山岭与盆地之间过渡的斜坡带前缘(大致相当于理县至都江堰地域),出现印支、燕山期滑覆构造,表现为山岭斜坡前缘逆冲叠瓦状断层与紧闭甚至倒转、平卧褶皱的出现;J3以来,构造动力学背景由伸展转变为挤压,形成基底卷入的厚皮构造,龙门山迅速崛起,四川盆地最终定型,形成现今见到的松潘甘孜高原-龙门山-四川盆地构成的盆山耦合构造格局。总的说来,四川盆地经历稳定克拉通海盆发展时期(震旦纪-中三叠世)、海陆交互相断陷盆地发展时期(上三叠世须家河组一段-须家河组三段)、陆相坳陷盆地发展时期(须家河组四段-中侏罗纪世)、前陆盆地发展时期(晚侏罗世-现今),最终形成了4期单型盆地的有序叠置。


成果综合统计
成果类型
数量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
  • 获奖
  • 著作
  • 23
  • 0
  • 0
  • 0
  • 0
相关项目
期刊论文 3 会议论文 1 著作 3
期刊论文 14 会议论文 1 获奖 1
期刊论文 23 会议论文 12
李忠权的项目
期刊论文 14 会议论文 1 获奖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