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立项数据库 > 立项详情页
中国海南三种海桑属红树林植物的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
  • 项目名称:中国海南三种海桑属红树林植物的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
  •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 批准号:40976048
  • 申请代码:D0604
  • 项目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研究期限:2010-01-01-2012-12-31
  • 项目负责人:刘海利
  • 负责人职称:副研究员
  • 依托单位: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 批准年度:2009
中文摘要:

红树林植物富含结构新颖独特的、生物活性多样的次生代谢产物(如聚二硫醇、柠檬苦楝素、长链烷基苯、烯炔、萘醌等),其中海桑属红树林植物资源独特,我国自然分布仅在海南岛,这为药物先导化合物的发现提供了良好的前提。本项研究采集到的3种该属植物,除卵叶海桑的化学成分有少量报道外,国内外尚未见针对上述3种海桑属植物的系统深入的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我小组在对我国特有种┄海南海桑的初步研究过程中,发现了二聚烷基苯类化合物和哌啶类生物碱等特征性化学成分,进一步的体外生物活性筛选发现二聚烷基苯具有显著的II型糖尿病靶标分子1B(PTP1B)抑制活性,而哌啶类生物碱具有显著的老年痴呆病靶标分子胆碱酯酶抑制活性。因此,本项目拟对上述3种海桑的化学成分进行系统的分离与鉴定;将化合物进行抗糖尿病、老年痴呆疾病及感染性疾病相关的生物活性筛选与评价,这将对创新药物的研究及植物资源的保护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结论摘要:

本项目研究的主要目的有两个方面首先,通过对我国海南3种海桑属红树林植物—海南海桑(Sonneratia hainanensis)、杯萼海桑(Sonneratia alba)和卵叶海桑(Sonneratia ovata)深入系统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的研究,阐明这些海洋植物的化学本质,为海洋天然产物化学奠定理论基础;其次,从中寻找具有新颖结构和生物活性的新化合物,并对其进行广泛的药理学研究及潜在药用前景评价,探讨深入开发利用这些海洋植物资源造福人类的可能性。具体讲,通过开展本项研究,计划从中分离鉴定出45-60个化合物,发现新化合物8-12个,包括新骨架化合物1-2种;发现具有显著生物活性化合物2-3个;发表较高水平SCI研究论文2-4篇,申请专利1-2项。 本项目在执行的3年时间里,按照项目计划任务书预定的各项内容、任务、目标有条不紊的进行,目前项目所预定的各项任务指标均圆满完成。具体来讲,主要完成了本项目选定的2种海桑属红树林植物及5种外观近似的本属及其它属红树林植物样品的采集、处理、生物物种鉴定;针对本项目选定的2种海桑属植物样品、及与指定研究植物外观近似的另外3种(2种海桑属、1种木榄属)植物样品,开展了化学成分、及单体化合物生物活性筛选等方面的系统研究。本项目从所研究的几种植物样品中共分离鉴定出了60多个不同结构类型的化合物,其中首次发现的新化合物11个,包括全新骨架化合物1种,尤其是,运用Mosher法、化学降解法及国际上先进的固态TDDFT CD等方法首次确定了二聚长链烷基苯类、双萘螺环棕榈菌素类化合物的绝对构型;对获得的单体化合物在抗糖尿病、抗老年痴呆等方面进行广泛的生物活性筛选,发现2个化合物具有显著/中等强度的糖尿病靶标分子—蛋白酪氨酸酯酶1B (PTP1B) 抑制活性;2个化合物具有显著的细胞周期进程关键酶—双特异性蛋白磷酸酶CDC25B抑制活性;2个化合物对人白血病细胞HL-60、人乳腺癌细胞MCF-7、人肝癌细胞HepG2、人大细胞肺癌NCI-H460等肿瘤细胞具有显著的细胞毒活性。现已发表标注有本项目资助的学术论文5篇,其中SCI收录4篇,申请中国专利1项。本项目已经培养了1名博士生,2名硕士生。


成果综合统计
成果类型
数量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
  • 获奖
  • 著作
  • 7
  • 0
  • 1
  • 0
  • 0
相关项目
刘海利的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