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立项数据库 > 立项详情页
中国海滨等节虫兆多样性与气候关系研究
  • 项目名称:中国海滨等节虫兆多样性与气候关系研究
  •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 批准号:31071887
  • 申请代码:C040201
  • 项目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研究期限:2011-01-01-2013-12-31
  • 项目负责人:高艳
  • 负责人职称:副研究员
  • 依托单位: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 批准年度:2010
中文摘要:

气候的变化对于生物的多样性、地理分布等都有深刻的影响,反之,通过生物多样性的研究也能揭示出气候的长期变化。等节虫兆是弹尾纲中最常见的类群之一,它们主要生活在土壤中,研究表明,等节虫兆的部分类群对于生存环境的变化有非常敏感的反应,个别种类可以作为环境质量检测的指示生物加以利用。目前全世界已知等节虫兆121属,1535 种,但中国仅有23属、70种的记录,海滨地区的种类记录更少。本研究拟对我国海滨的等节虫兆的多样性进行调查研究,通过海滨等节虫兆的种类多样性及其地理分布等信息,探讨其与气候之间的关系。

结论摘要:

本项目首次对中国海滨地区跳虫的多样性进行了系统的研究,通过对中国山东、浙江、海南和福建四省的海滨地区进行广泛的采集,同时与俄罗斯的专家开展国际合作,加入了俄罗斯远东地区代表极地的两个采样点,进行比较研究,扩展了研究内容,获得了大量的海滨跳虫标本,并将获得数据与不同海滨地区所处气候带进行综合分析,探讨了海滨跳虫多样性与气候变化的关系,为生物多样性与气候变化关系的研究提供了重要基础资料。本项目按照原定计划执行,并顺利完成,取得了重要的研究成果,在执行期间共发表学术论文14篇,其中13篇为SCI收录,超额完成了论文指标,另有2篇文章正在投稿之中。本研究发现,亚洲太平洋海滨地区跳虫的种类特殊,这与大西洋北部和太平洋东南部海滨的跳虫种类有较大差异。俄罗斯远东海滨地区的跳虫多样性高于中国亚热带和热带地区的海滨跳虫多样性。本研究沿亚洲太平洋的海滨从热带到极地,总共进行了28个海滨系列采样,采集到约15000号跳虫标本,通过鉴定发现跳虫82种,其中65种是专性在海滨栖息的跳虫种类。中国海滨跳虫已鉴定出40余种,隶属10科30属,包含1新记录科,11个新种,4个中国新记录种,发现等节虫兆科1新属。发现中国海滨跳虫中等节虫兆科所占比例在40%左右,本研究填补了我国海滨跳虫研究的空白。中国海滨等节虫兆科经初步鉴定整理有3亚科,10属的种类分布。发现中国海滨跳虫的优势类群为Willemia、Yuukianura、Mesaphorura、Pauropygus、Thallasaphorura、Folsomina、Pseudanurophorus和Archisotoma。此外,俄罗斯远东有50余种,其中34种为俄罗斯的新记录种。本研究对不同类型的海滨环境中跳虫的多样性和密度进行比较分析,发现细沙地和石子沙滩中生存的跳虫种类有所不同,细沙地的物种数为8种/系列,石子沙滩的跳虫物种数为7种/系列。就密度而言,海岸边长草的沙堆中密度为最高,可达300000 头/m3。基于线粒体COI和cytb基因序列,我们对亚洲太平洋海滨地区广泛分布的跳虫Yuukianura halophila的三个地理种群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发现三者之间的遗传差异较小,山东和远东的种群为一个单倍型,与海南的种群只有1个氨基酸的遗传差异。


成果综合统计
成果类型
数量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
  • 获奖
  • 著作
  • 14
  • 0
  • 0
  • 0
  • 0
相关项目
高艳的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