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立项数据库 > 立项详情页
从“流而不迁”到进城落户——基于农民工理性算计的抉择及其制度约束
  • 项目名称:从“流而不迁”到进城落户——基于农民工理性算计的抉择及其制度约束
  •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 批准号:71073164
  • 申请代码:G030503
  • 项目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研究期限:2011-01-01-2013-12-31
  • 项目负责人:陈传波
  • 负责人职称:副教授
  • 依托单位:中国人民大学
  • 批准年度:2010
中文摘要:

促进农民工进城落户既是我国未来经济发展的持久动力,也有利于缩小城乡差距、节约资源和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然而一些城市动员"优秀农民工"进城落户时却应者瘳瘳,为什么"流而不迁"?本项目旨在探讨如何更好促进有条件的农民工进城落户。主要研究(1)农民工在既定制度条件约束下权衡进城落户与循环流动的成本收益,从落户城镇"不合算"到"合算"的拐点在哪里? (2)主要制度成本(如子女教育、最低生活保障及土地/宅基地使用权)如何影响不同特征农民工家庭的定居落户抉择;(3)落户定居流向(特别是务工地城镇与家乡小城镇)及其决定因素;(4)农民工在进城落户与土地/宅基地使用权流转间的权衡。研究案例来自于15年(1995-2009)每五年追踪一次的300户深度访谈(4县12村),以及对举家外迁户的追踪调查和拟构建的城镇落户定居与制度成本的面板数据。

结论摘要:

中国正在经历人类历史上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城镇化。尽管城镇化率在2012年达到53%,但拥有城镇户籍的人口却只有35%。常住城镇但不具备城镇户籍的人口主体是1.6亿跨乡镇外出的农民工。中央提出到2020年,要解决约1亿进城常住的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作为未来市民化主体的农民工落户城镇意愿如何?为什么愿意或不愿意?在什么条件下愿意?希望在什么样的城镇落户?落户意愿和实际是否一致?实际的落户又遵循着什么样的逻辑?项目针对农民工分散聚集并具有较强流动性的特征,探索了适应性区群抽样方法。详细介绍了适应性抽样方法的理论渊源、基本原理、主要操作步骤、权重的计算方法以及总体特征的推断,探讨了在实际操作中应注意的若干问题。除了抽样方法创新,本课题将规范方法指导下的深入的案例研究和严格的抽样调查结合。对始于1995年2省4县12村300户深度访谈进行了持续追踪,形成了200多万字的访谈录和相应的面板数据。此外,项目组也对来自原卫计委的流动人口动态监测原始数据进行了深入分析。?通常认为农民工中只有约20%为举家流动,但若按核心家庭来看,举家流动的比重达47%。大多数农民工愿居留城镇,约半数愿就地落户,三分之一愿农转非,但近九成农民工不愿意交出承包地来换取。愿转户者主要是出于让子女获取更好教育。不愿转户者主要是怕失去土地、城镇户口含金量下降和城镇生活成本高。对已落户人口转户原因的分析表明,农转非从过去升学招工为主变成了现今征地拆迁、成建制转户或购房入户为主。新型城镇化应让新市民可进可退,逐步沉淀,不宜过度围绕土地做文章。


成果综合统计
成果类型
数量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
  • 获奖
  • 著作
  • 30
  • 0
  • 0
  • 0
  • 0
期刊论文
相关项目
期刊论文 6 会议论文 2 获奖 2 著作 1
陈传波的项目
期刊论文 14 会议论文 2 获奖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