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秋沙鸭(Mergus squamatus)属雁形目(Anseriformes)、鸭科(Anatidae),是我国特产稀有鸟类,属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国际上视其为易危物种,2002年IUCN将其调为濒危物种。中华秋沙鸭分布区狭窄,世界范围内主要繁殖于俄罗斯东南部、中国东北地区的黑龙江和吉林省。越冬地包括长江流域以南的广大地区。其中,江西省是中华秋沙鸭的主要越冬地,种群数量较多,主要分布于江西省的四大河流。本项目主要对江西省境内中华秋沙鸭种群数量时空动态、行为、栖息地选择、致危因素、保护对策等作全面系统的研究。通过本项目的完成可以了解中华秋沙鸭在江西省境内数量分布的时空动态、濒危程度、行为、栖息地选择等,绘制中华秋沙鸭在江西省境内的分布图,找出中华秋沙鸭的致危因素,提出中华秋沙鸭在江西省内的总体保护规划。本项目的研究成果可以填补这一世界性濒危物种越冬生态定量研究的空白。
Mergus squamatus;population size;behavior;habitat selection;conservation strategy
中华秋沙鸭(Mergus squamatus)国家I级保护动物,IUCN濒危物种。2011至2013年,在修河潦河、太阳升段;抚河桃陂段;信江的龙虎山、耳口和弋阳;饶河婺源、浮梁段开展工作。 1 种群数量与分布动态中华秋沙鸭10底抵达江西,4月初离开。每月8个点种群总数量在61只至91只。桃陂段、婺源段、太阳升和弋阳段的种群比较稳定,数量相对较大。 2 行为1)时间分配和活动节律中华秋沙鸭主要行为是取食、休息、游泳和修整。时间分配方面,雌雄仅社会行为存在显著性差异。日活动节律方面,雌雄的取食和休息行为均存在显著的节律性变化。温度对中华秋沙鸭越冬行为的影响较大,在<10℃月份环境下,取食行为显著高于>10℃月份,而游泳行为则相反。温度可以改变中华秋沙鸭的日活动节律,低温使中华秋沙鸭在夜间消耗较多能量,因此上午花更多的时间取食来补充能量。休息行为在>10℃月份,中午和傍晚均有一个小的高峰,而在<10℃月份从11:00开始均保持较高的水平。中华秋沙鸭采取这种对策,可能是<10℃月份,晚上和下午温度较低,为了减少消耗,从下午就开始增加休息行为。2)集群行为中华秋沙鸭的集群类型为雄性群、雌性群、混合群、雌性孤鸭和雄性孤鸭5种。混合群是最多的一种集群方式,孤鸭也是出现频次较高的一种特殊集群方式。混合群中,大多数群体中雌性个体数多于雄性个体或者是一雌一雄。中华秋沙鸭主要以集小群分散活动。群体大小是(4.85±4.97)只。中华秋沙鸭越冬期间的性比是10.74。 3 栖息环境与选择1)栖息环境:中华秋沙鸭栖息的河道至少有一边为山区林地,周边一般有农田。主要植被类型为阔叶林、针叶林、针阔混交林和灌丛;2)栖息地选择中华秋沙鸭生境选择的主因子为水质因子、觅食环境因子和干扰因子。pH值、经度、离浅滩最近距离,离大道最近距离等生境因子对栖息地选择影响最大;潜在食物资源有鱼类、螺类和虾类。 4 食性中华秋沙鸭冬季以鱼类为食物,也取食螺类。 5 秋沙鸭栖息河道鸟类多样性鸟类13目106种。国家I级保护鸟类1种,II级10种。 6 致危因素和保护对策中华秋沙鸭在江西分布区的主要致危因素包括采砂、非法捕鱼、河岸带植被破坏和水体污染等。应加强河流管理,限制采砂强度;将部分区域纳入保护区;禁止捕鱼;保护植被;适当控制水位;控制水体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