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立项数据库 > 立项详情页
中国酸性土壤假诺卡氏菌科资源与系统分类研究
  • 项目名称:中国酸性土壤假诺卡氏菌科资源与系统分类研究
  •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 批准号:30970009
  • 申请代码:C010102
  • 项目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研究期限:2010-01-01-2012-12-31
  • 项目负责人:张建丽
  • 负责人职称:教授
  • 依托单位:北京理工大学
  • 批准年度:2009
中文摘要:

假诺卡氏菌科许多成员能产生生物活性物质,是一类重要的放线菌资源。本项目针对传统技术的阳性菌株分离检出率低、菌株分类鉴定困难等问题,以我国酸性土壤样品为材料,采用分散差速离心和其它有效的理化法样品预处理技术,并设计独特的高选择性分离培养基和培养条件,以获得更多种可培养的假诺卡氏菌科分离菌株。运用属特异引物PCR技术从大量分离菌株中快速筛选出假诺卡氏菌属、糖多孢菌属、糖单孢菌属和拟无枝酸菌属成员。运用PCR-SSCP技术去除重复菌株。发展和完善假诺卡氏菌科rep-PCR(BOX)指纹图谱分子鉴定系统,为大量分离菌株的快速准确鉴定和科学分类提供有效的技术系统。运用多相分类手段,对假诺卡氏菌科新分类单位进行系统分类学研究,确定其分类地位和科学命名,挖掘和建立假诺卡氏菌科菌种资源库,揭示物种多样性,为超常物质和基因的开发储备材料,研究成果将对假诺卡氏菌科系统学、资源学及生态学的研究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结论摘要:

已按照项目的研究计划完成了研究任务。假诺卡氏菌科许多成员能产生生物活性物质,是一类重要的微生物资源,本项目针对传统技术的阳性菌株分离检出率低、菌株分类鉴定困难等问题,以我国酸性土壤样品为材料,采用分散差速离心和其它有效的物理化学法样品预处理技术,并设计出了高选择性分离培养基和培养条件,建立了有效的选择性分离培养方法。从各地采集的酸性土壤中共分离出490株放线菌菌株,其中270株为假诺卡氏菌科成员,分属于10余个属,揭示出丰富的物种多样性。分子鉴定结果表明属特异引物PCR技术、PCR-SSCP技术和rep-PCR(BOX)技术是3种快速而有效的DNA指纹图谱技术,具有准确、快捷、重现性好,简便易行等特点,尤其适用于分析大量的菌株或分离株,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实验成本。运用属特异引物PCR技术从大量分离菌株中快速筛选出了假诺卡氏菌属、糖多孢菌属、糖单孢菌属和拟无枝酸菌属成员。运用PCR-SSCP技术去除了重复菌株,快速筛选出了后续实验的目的菌株,并在无序列的情况下基本反映出菌株间的系统进化关系。发现rep-PCR(BOX)基因指纹分析与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在此研究基础上发展和完善了假诺卡氏菌科rep-PCR(BOX)指纹图谱分子鉴定系统,为大量分离菌株的快速准确鉴定和科学分类提供了有效的技术系统。采用表观特征和基因型信息相结合的多相分类方法,对发现的7个新分类单位进行了系统分类学研究,确定了其分类地位,分别命名为淡黄色拟诺卡氏菌、黄色弗莱德门菌、深橘色游动放线菌、海岸分枝杆菌、黄色马赛菌、苍黄马赛菌和粘短波单胞菌,7个微生物新种已被国际公认,按照国际细菌命名规则进行了新种描述和生效发表。通过已建立的筛选方法和模型,筛选出了具有抗菌和降解等生物活性的菌株,挖掘和建立了假诺卡氏菌科菌种资源库,结果显示我国酸性土壤中蕴藏着宝贵的假诺卡氏菌科资源,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这对于寻找和发掘新的天然产物和功能菌株有重要的意义。本项目研究成果将对假诺卡氏菌科系统学、资源学及生态学的研究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已发表研究论文11篇,其中SCI论文(影响因子IF 2.268)共有7篇,核心期刊论文4篇。培养研究生6名。


成果综合统计
成果类型
数量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
  • 获奖
  • 著作
  • 15
  • 0
  • 0
  • 0
  • 0
相关项目
期刊论文 4 会议论文 1
期刊论文 8 获奖 6 著作 2
张建丽的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