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立项数据库 > 立项详情页
煤层赋存一氧化碳解吸动力学及扩散规律研究
  • 项目名称:煤层赋存一氧化碳解吸动力学及扩散规律研究
  •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 批准号:50974050
  • 申请代码:E041002
  • 项目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研究期限:2010-01-01-2012-12-31
  • 项目负责人:郭立稳
  • 负责人职称:教授
  • 依托单位:河北联合大学
  • 批准年度:2009
中文摘要:

采用煤化学、煤田地质学、煤矿安全学、动力学和两相学等多学科交叉方法,通过实验室实验、现场测试和计算机虚拟模拟等方法,研究煤层的地质构造对赋存一氧化碳的影响,分析一氧化碳在煤层中扩散与煤质、煤岩组分、微观结构的关系,并根据一氧化碳在煤层中的解吸、扩散、渗透运移机理,建立一氧化碳在煤层中扩散的数学模型,进一步研究赋存一氧化碳在井下煤层采掘过程中的释放规律;利用煤自然发火模拟装置,计算煤自然发火期,分析在低温条件释放一氧化碳的规律,并分析煤质、煤岩组分、微观结构与煤自燃氧化生成一氧化碳的关系;综合以上分析结果,来确定一氧化碳在煤层中的扩散运移来源,进而提高预测预报煤层自然发火的准确性。

结论摘要:

近年来,煤层中赋存一氧化碳现象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但其赋存原因、吸附-解吸及运移机理等动力学问题还少有研究。本课题组为了系统的对煤层中的一氧化碳气体进行研究,从全国各地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煤样,采用煤化学、煤田地质学、煤矿安全学、动力学和两相学等多学科交叉方法,对具有代表性的典型煤样进行吸附-解吸、扩散实验以及煤质分析、煤岩分析、孔隙分布、渗透性等系列的实验研究,有目的性的从地质因素、吸附及扩散模型、微观结构对煤吸附、解吸CO的影响等方面进行分综合分析,通过课题组各成员的努力取得了如下成果 首先对开滦的地质构造进行了详细研究,从地质构造方面研究了煤层中CO来源问题,为下步的研究奠定了基础。其次,通过对比研究了煤样吸附CH4,O2,CO气体,发现煤吸附CO的量随压力的增加而增加,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逐渐减少的,随煤的变质程度的增加吸附量增加;压力与吸附量之间采用D-R方程描述,较BET方和Langmuir方程更适合作为研究煤对CO吸附的模型;CO在煤层中的扩散主要为过渡型扩散,扩散速率与中孔及过渡孔呈正向关系,而与微孔、总内比表面积、孔隙率呈负向关系,与大孔关系不明显,同时,扩散量随分形维数的增加而减少。 通过红外光谱,对比分析吸附CO前后煤的官能团变化,发现前后煤样中基团种类发生了变化,这说明CO与煤中物质发生反应;同时,煤中羟基、含氧官能团与煤对CO吸附关系密切,而高波数脂肪烃和低波数芳香烃与吸附量间关系不明显;低阶煤和高阶煤与CO赋存关系不一致,低阶煤对CO的吸附量随镜质组含量的增加而增加,随惰质组、壳质组含量的增加而减少,高阶煤对CO吸附量随镜质组含量的增加而减少,随惰质组、壳质组含量的增加而增加,即煤样吸附CO能力随着变质程度的升高,中等变质程度煤样吸附CO能力最强,继而随着变质程度的升高而降低,这与发现CO超标现象的煤矿的煤质相符;低阶煤CO吸附量与煤孔隙间关系不明显,而高阶煤中过渡孔和微孔含量越高越有利于煤对CO的吸附;确定煤样在低温条件下自燃氧化生成一氧化碳的规律。 为了提高发生CO超标现象矿井对预测预报自然发火的准确性,对开滦东欢坨的煤样进行了低温氧化实验,分析了CO的生成规律,为完善自然发火指标气体体系奠定了基础,这不仅是对矿山安全学科的补充,而且对煤矿安全生产具有重大的经济效益和重要的社会意义。


成果综合统计
成果类型
数量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
  • 获奖
  • 著作
  • 6
  • 10
  • 0
  • 0
  • 0
相关项目
期刊论文 7 会议论文 3 获奖 2
期刊论文 22 会议论文 1 著作 1
郭立稳的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