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立项数据库 > 立项详情页
钯片中异常氘(氢)通量,热流,与核产物的三关联实验
  • 项目名称:钯片中异常氘(氢)通量,热流,与核产物的三关联实验
  •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 批准号:10475045
  • 申请代码:A050409
  • 项目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研究期限:2005-01-01-2007-12-31
  • 项目负责人:李兴中
  • 负责人职称:教授
  • 依托单位:清华大学
  • 批准年度:2004
中文摘要:

钯片吸氘(氢)后出现的异常现象成为14年来科学界的一场争议。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和科技部的专项支持下,我们终于成功地证明了钯片中异常氘(氢)通量,与热流的关联(Journal of Physics D: Applied Physics 36 (2003) 3095)。本申请将进一步证明钯片中异常氘(氢)通量,热流,与核产物的三关联。以实验来回答"究竟在常温下能否引发带电粒子之间的核反应?"。研究这一类异常现象将回答"凝聚态物理如何影响到核物理中的相互作用?"(即分子晶格尺度内的运动如何影响原子核尺度内的运动);还有助于判断这一类核反应的应用前景"是否可以在释放核能的同时不伴随着强烈的中子辐射和伽马射线?"。这是起源于学科交叉的创新研究,又是蕴育着洁净核能源前景的基础研究。也是对14年来理论和实验研究中的创新点作进一步的探索。

结论摘要:

本项目研究的重点是氘通量穿透钯膜后,测量其中成分的变化。经过三年的努力,克服经费不足等困难,在六个方面取得了进展一,先后采用美国,瑞士生产的四极质谱仪,飞行时间质谱仪,二次离子质谱仪,感应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确认吸氢(氘)金属中气体成分发生了变化。也发现了俄罗斯生产的四极质谱仪存在着三原子离子干扰的问题。二,进一步推进氘通量引发过热的实验,使过热的数量从毫瓦级提高到100毫瓦的数量级。气态充氘法也在法国,日本,美国,等四个实验室以不同的方式进行重复实验。尤其是证明了150℃附近有一个特殊的温度。三, 用选择性共振隧穿理论讨论了氘通量与热流的关联。这是量子力学中弹性散射(扩散)与非弹性散射(核反应)同时出现共振的现象。四,提出了 "中微子猜想"。基于选择性共振隧穿理论提出吸氢(氘)金属会发射中微子的猜想。与日本,意大利同行探索了合作实验的可能性。五,2004年当选为国际凝聚态核科学学会第一届理事会的理事长。荣获2005年Preparata奖章。2007年当选为国际凝聚态核科学学会主席。凝聚态核科学网站累计点击率逾31,000,有效地扩大了国内外的影响.六,提出了用长寿命气体放电管测氦.


成果综合统计
成果类型
数量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
  • 获奖
  • 著作
  • 5
  • 16
  • 0
  • 0
  • 1
相关项目
期刊论文 23 会议论文 4
李兴中的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