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拟以动物进化生理学的最新理论构架为指导;构建与适合度紧密关联的参数指标体系;研究不同生态类群鱼类对环境溶氧变化的反应规范及其内在的生理生化、形态学和行为学机制;揭示生理反应规范与生态适应对策、环境及遗传之间的关系;探讨鱼类低氧耐受机制在进化过程中的限制与权衡;预测环境条件变化对不同反应规范鱼类可能产生的不同的生态学影响。项目将环境变动与动物的进化历程、生理机制及生态适应对策相联系,在相关领域中具有明显的前瞻性,有望产生理论突破;另外研究数据也将为鱼类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提供基础资料,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项目预计发表论文10-12篇(其中SCI论文5-6篇),培养研究生3-4名,申报专利1-2项。
Reaction norm;Evolution;Constrains and trade-offs;Hypoxia tolereance;Cyprinids
鱼类生理功能的适应性进化及其与机体形态结构和生化特征的关联是目前动物生理生态学研究的热点领域。该方面研究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研究数据还为渔业资源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本项目利用我国鲤科鱼类独特的资源优势,系统研究了鲤科鱼类低氧耐受能力以及运动、消化、生长等生理功能对溶氧的反应规范,并探讨其内在的形态、生理生化和行为学机制。研究在此基础上,从系统进化的角度深入探讨了鱼类溶氧反应规范与生境的关系。主要创新性成果包括发现鲤科鱼类的游泳性能与生境特征密切相关,不同游泳方式在种间和种内水平上均存在权衡;鱼类的低氧耐受能力和主要生理功能的溶氧反应规范均与生境密切相关,流水生境鱼类低氧耐受能力弱,对溶氧变化的敏感性高,而驯化诱导的可塑性低;低氧耐受能力和溶氧反应规范的差异与不同种类鱼类鳃部的可塑性变化、机体底物存储状况(如糖原含量)、乳酸释放转移和耐受能力、机体无氧代谢途径差异(如乙醇和乙醛脱氢酶活性)等密切相关,其关联显著受到物理环境如水体温度、季节和机体内部生理状况的影响而与系统发生导致的遗传距离无关。总之,研究首次系统地进化的角度探讨了鲤科鱼类溶氧反应规范的限制与权衡,揭示了其内在作用机制;研究不仅产生了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的创新性成果,还为渔业资源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