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立项数据库 > 立项详情页
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MR分子影像的基础研究
  • 项目名称: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MR分子影像的基础研究
  •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 批准号:81071204
  • 申请代码:H1808
  • 项目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研究期限:2011-01-01-2013-12-31
  • 项目负责人:郜发宝
  • 负责人职称:教授
  • 依托单位:四川大学
  • 批准年度:2010
中文摘要:

动脉粥样硬化(AS)易损斑块是致心脑血管疾病的最主要原因。其原因是易损AS斑块的破裂脱落。临床迫切需要用一种非侵袭性的成像方法能够获得从细胞和分子水平定量检测和评估AS斑块的构成成分和稳定性的信息。分子MRI是目前能够在活体检测AS斑块的生物学进展及破裂概率最主要的成像方法之一。本研究采用MPO酶-MRI探针和动物专用7T MRI/MRS技术,检测AS斑块的组成成分、信号强度和代谢的动态变化。AS斑块局部炎性反应可以通过MPO酶-MRI探针测定和评价,在活体MRI靶向MPO可以无创伤性的显示在活体AS斑块中炎症的范围。免疫组化分析测定斑块巨噬细胞与MRI的复合定位,探讨斑块的构成成分和巨噬细胞含量与斑块稳定性之间的相关性。探索MR分子影像在活体AS斑块的诊断和治疗中的潜在作用,为AS斑块MRI分子影像学的基础研究向临床研究转化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结论摘要:

该项目重点动脉血管硬化斑块的MR分子影像研究。经过三年的工作以及进展,完成课题顺利,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研究发现及发表研究论文如下。 1、血管病变能够改变其通透性,特别是在血脑屏障(BBB),其血管的通透性更是有一定的复杂性及不清楚性。经过多年的研究发现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具有一定的潜力打开BBB的作用。研究论文发表在PLoS One,Published: February 14, 2014?DOI: 10.1371/journal.pone.0086407。课题负责人为通讯作者。见附件论文。 2、脑肿瘤血管性转移途径备受关注。经过动态MRI鉴别C6脑胶质瘤的生长行为发现,血管的早期转移是经过发芽模式使新生血管形成。论著发表在Molecular Medicine Reports, 2013, 7:1397-1402. 课题负责人为通讯作者。见附件论文。 3、后续研究成绩显著。A. 已完成7只非人灵长类原发性代谢综合征恒河猴的动脉硬化血管斑块模型的制作(需要3-6年时间),成功获取彩色多普勒超声和高场3.0T MRI和7.0T MRI的影像学证据,并已获一例血管斑块的组织病理学数据。B. 首次完成分子探针在非人灵长类恒河猴活体内的研究,包括药代、毒理、分布和影像学研究,在2014-2015年将继续完成uPAR 分子靶向探针在恒河猴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研究。 4、我们第一次报告了大骨节病大鼠模型的早期MR表现。研究论文发表。课题负责人为通讯作者。Joint Bone Spin, 2013, Sep20:S1297-319X


成果综合统计
成果类型
数量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
  • 获奖
  • 著作
  • 12
  • 0
  • 0
  • 0
  • 0
相关项目
郜发宝的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