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立项数据库 > 立项详情页
熊胆粉中具抗丙型肝炎病毒作用的大分子蛋白纯化鉴定及药理学特性研究
  • 项目名称:熊胆粉中具抗丙型肝炎病毒作用的大分子蛋白纯化鉴定及药理学特性研究
  •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 批准号:30973886
  • 申请代码:H2801
  • 项目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研究期限:2010-01-01-2012-12-31
  • 项目负责人:王喜军
  • 负责人职称:教授
  • 依托单位: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 批准年度:2009
中文摘要:

HCV NS3/4A protease 是丙型肝炎病毒(HCV)复制的关键酶,是目前HCV抑制剂的最有效靶点。熊胆是传统的解毒保肝药,具治疗病毒性肝炎的临床及药理学基础。课题组前期已初步证明熊胆中相对分子质量>100K大分子蛋白具有强的抑制HCV Protease活性,IC50< 0.2 μg/ml,是具有良好前景的候选药物。本课题在此基础上,利用离子交换树脂等技术,以HCV NS3/4A protease 为靶点,活性导向分离、纯化熊胆粉中抗HCV大分子蛋白;利用UPLC串联ESI/MS-TOF/MS、HDMS、MILDI-TOF进行蛋白结构鉴定;利用体内及体外抗HCV活性,结合感染病毒细胞的代谢组学、体内抗病毒的PD-PK研究,阐明其的体内动态、代谢特性及药效特性。综合研究为治疗丙型肝炎先导药药物的发现奠定基础。

结论摘要:

丙型肝炎是一种全球性分布的病毒性传染疾病,其感染面广、传染性强且易慢性化,目前尚无特效药物。熊胆是传统的解毒保肝药物,其中的大分子成分对HCV NS3/4A protease具有较强的抑制活性,项目以抗HCV NS3/4A protease抑制活性为指导,利用膜过滤、葡聚糖凝胶等大分子物质分离方法进行熊胆大分子物质抗HC的药效物质基础认定和表征,分离熊胆中具有抗HCV PR高活性的蛋白质,并采用MILDI-TOF等方法对活性蛋白进行结构鉴定,鉴定了11种蛋白质类成分。采用代谢组学技术结合经典毒理学方法,评价熊胆大分子物质的安全性,结果表明单次腹腔注射熊胆大分子物质会引起小鼠血清中代谢物变化,主要通过影响磷脂、脂肪酸、胆汁酸等代谢通路引起。以易感HCV的树鼩为实验动物,采用代谢组学方法,应用有监督的OPLS-DA分析和t检验统计分析,并通过MS和MS/MS分析,最终鉴定或表征了HCV树鼩模型潜在生物标记物32个,涉及磷脂、肉碱、脂肪酸、胆酸等代谢通路。用熊胆大分子物质对HCV树鼩模型进行干预,研究熊胆大分子物质抗HCV的作用,结果表明,在分别给予熊胆大分子物质和阳性药物后,内源性代谢网络都有向正常回调的趋势,而熊胆大分子物质高剂量组回调趋势更为显著,说明熊胆大分子物质能够干预丙型肝炎的发展,呈一定的剂量依赖性,并且均优于阳性对照组,说明熊胆大分子物质对丙型肝炎防治的明显优势。通过对内源性代谢产物的分析,在正负离子模式下共鉴定或表征了32个生物标记物,通过与文献比对,熊胆大分子物质可能通过磷脂、肉碱、脂肪酸、胆酸等代谢通路发挥抗HCV作用。项目获得授权国内发明专利1项,申请国际发明专利一项,研究结果在“Molecular & Cellular Proteomics”(IF 9.3)等杂志上发表。


成果综合统计
成果类型
数量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
  • 获奖
  • 著作
  • 6
  • 0
  • 0
  • 0
  • 0
相关项目
期刊论文 42 会议论文 5
王喜军的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