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立项数据库 > 立项详情页
晚冰期以来青藏高原东北缘人类活动与环境演变
  • 项目名称:晚冰期以来青藏高原东北缘人类活动与环境演变
  •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 批准号:41161018
  • 申请代码:D010106
  • 项目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研究期限:2012-01-01-2015-12-31
  • 项目负责人:侯光良
  • 依托单位:青海师范大学
  • 批准年度:2011
中文摘要:

青藏高原自然环境极端,高原东北缘是晚冰期以来人类活动的主要区域之一,极端的、脆弱环境与人类活动关系复杂而密切;因此对本区人类活动与环境演变关系研究,具有特殊性和典型性。本研究以考古文化时空变化与环境演变的关系为视角,采用野外调查、文献信息提取、实验和GIS 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选取四个特征时段(15-10kaBP 、10-6 kaBP 、6-4 kaBP 和4-2 kaBP),重建文化遗址等的分布和空间演变过程,以及气候、植被等空间格局,综合分析晚冰期以来人类向高原东北缘迁移历程与自然环境演变的关系,人类生存资源条件的时空变化与生存方式转变的对应关系,尤其是在极端环境区环境演变对狩猎-采集者、粟作种植者、以及游牧者等不同生存方式分异的影响,揭示青藏高原人类活动与环境演变之间的内在规律,对于理解人类对极端环境扩张、适应与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结论摘要:

本项目主要进展如下(1)基于GIS分析青藏高原东北缘史前人类活动和环境演变。发现齐家文化较马家窑分布海拔低,是对温度降低的响应,气候变化对人类社会聚落演变、生产行为等产生较大影响;利用GIS和考古数据,重建了研究区及黄土高原全新世中期(5.5-5.0 ka BP)的土地利用的时空格局,并建立模型推测人口数量的变化;通过利用考古、年代和区域DEM数据,采用GIS方法,综合分析了晚冰期以来,人类在青藏高原东北缘的迁移与扩散历程与路线,重建了青藏高原晚冰期以来植被演变过程,讨论了植被演变与人类进军高原的内在联系,提出晚冰期以来人类进军青藏高原与植被带向高原不断扩张有关。(2)研究区史前人类活动典型问题年代学研究。通过对黄河上游官亭盆地喇嘛峰遗址释光和14C测年,表明该遗址活动年代在2.3 ka BP前后 ,盆地内在4-2.6 ka BP洪水活动较为频繁;对江西沟遗址地层中的陶片热释光测年,年代最老的为7.06±0.51 ka,与诸多有陶器的文化年代进行对比,这是目前青藏高原最早使用陶器的证据。(3)通过分析江西沟2号遗址的人类活动和环境指标,发现史前人类活动与环境变化密切相关,全新世大暖期的9-6 ka BP是高原细石器文化鼎盛期,在6 ka BP细石器文化开始受来自黄土高原的新石器文化影响,文化性质开始发生重大转变,由流动的狩猎采集向定居的农业种植转变。(4)采样现代类比法与集成方法重建了青藏高原全新世百年分辨率气温序列,可以分为明显的早期升温、中期大暖期和晚期变冷3个阶段,大暖期鼎盛期出现在8-6 ka BP,与高原细石器文化繁盛时期一致;并构建分区古降水空间模拟-多区面积加权的集成方法,重建全新世青藏高原降水序列,序列显示早全新世高原降水迅速增多,中期是旺盛的湿润期,晚期降水减少,与现代相当。(5)青藏高原东北缘现代气候变化分析。利用青藏高原表土孢粉数据和青藏高原气候数据,运用数理统计分析了青藏高原地区孢粉与区域气候变化的相关性,为利用化石孢粉重建古气候打下基础;也分析了柴达木盆地近50年气温变化时空分布特征及高原东北部地面风时空分布特征。


成果综合统计
成果类型
数量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
  • 获奖
  • 著作
  • 50
  • 0
  • 0
  • 0
  • 0
期刊论文
相关项目
侯光良的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