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会议是普适计算的一个重要的应用与实践领域,其根本目标是为会议人员提供智能服务,提高会议效率。会议讨论本质上是一个群体相互协作的过程,分析会议中的动态社会性信息,并且让成员之间觉察彼此的行为和倾向,将使得会议更加高效、开放和具有创造力。本项目将基于普适计算技术,围绕智能会议,深入研究群体语意交互问题。具体研究内容包括(1)语意交互知识表示模型;(2)语意交互识别策略;(3)语意交互可视化呈现机制;(4)语意交互挖掘算法。本研究的意义在于通过建立会议群体语意交互的理论模型,进行关键技术研究,发现会议群体交互的特征和规律,在研究基础上开发实现支持群体语意交互的高效会议系统,并将研究成果推广到其它涉及社会交互的潜在应用领域。
ubiquitous computing;smart meeting;semantic interaction;;
智能会议是普适计算的一个重要应用与实践领域,其根本目标是为会议人员提供智能服务,提高会议效率。会议讨论本质上是一个群体相互协作的过程,分析会议中的动态社会性信息,并且让成员之间觉察彼此的行为和倾向,将使得会议更加高效、开放和具有创造力。本项目以智能会议为典型应用背景,深入研究了群体语意交互模型与机制。具体研究内容包括语意交互知识表示模型、语意交互识别策略、语意交互可视化呈现机制和语意交互挖掘算法。主要创新性研究成果如下(1)对智能会议领域的研究进行了全面的分析与总结,发表了前瞻性研究论文,提出了未来智能会议创新研究的八个方向;(2)给出了智能会议空间语意交互的定义,提出了一种基于语意网络(Semantic Networks)的会议空间语意交互知识表示模型,有利于进行初级推理和高级检索;(3)提出了一种多模态语义交互识别方法,充分利用不同模态的数据和不同推理模型的能力,产生鲁棒可靠的结果;(4)提出了层次化语义交互可视化呈现机制,提供对会议中社会动态特性和状态的可视化,包括语义交互、发言情况、关注等;(5)在交互识别结果基础之上,提出了一种基于树的语义交互挖掘算法,实现交互流频繁模式的挖掘。通过以上理论模型和关键技术研究,开发实现支持群体语意交互的高效会议系统,并将研究成果推广到其它涉及社会交互的潜在应用领域。 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包括ACM Computing Surveys、IEEE Pervasive Computing、IEEE TKDE、IEEE PerCom 等,SCI收录11篇次,EI 收录26篇次,他引100 余次。申请发明专利6项,其中授权1项。举办国际学术会议3次,国内研讨会1次,被邀请在国际会议上做报告4次。在本项目的资助下,申请人2012年获得首批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2011年获中国计算机学会青年科学家奖。此外还获得西北工业大学学术贡献奖,国际网格与普适计算会议 (GPC 2012) 最佳论文奖等。担任PUC等6个国际期刊编委,ACM TIST等5个国际期刊客座编辑,先后担任EUC 2013、HumanCom 2012、UIC 2010等国际会议程序主席。担任包括重要国际会议ACM Multimedia、IEEE PerCom、IJCAI、DEXA、GLOBECOM等在内的二十余次国际会议程序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