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行星,作为行星形成时期最直接的遗留物,其上包含有行星形成时的信息。对小行星物理性质、分布、形成和演化的研究,可以帮助理解包括地球在内的行星的形成和演化。小行星的自转参数和密度是理解小行星形成和碰撞演化的重要资料。利用地面中小型光学望远镜,对中等大小(直径100公里左右)的碳类小行星进行测光观测,对光变曲线进行周期分析,得到小行星的自转速率。利用Kaasalainen提出的方法,反演出小行星的三维形状。依据小行星碰撞演化理论和流体自转平衡理论,推测目标星的密度。根据估算出的小行星的密度,找出内部含冰或挥发性化合物的样本,此类样本将含有较多行星形成时的信息。
Asteroids;lightcurves;spin-parameters;shape;
小行星,作为太阳系行星形成时期最直接的遗留物,其上包含有行星形成时的信息。对小行星物理性质、分布、形成和演化的研究,可以帮助理解包括地球在内的行星的形成和演化。小行星的自转参数和密度(即质量和形状)是理解小行星形成和碰撞演化的重要线索。通过本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No 11073051),实施了本项目的主要研究内容,基本达到预期的目标。即,(1)利用地面中小口径学光望远镜实施了对若干特殊碳类小行星进行测光观测;(2)利用建立的RAMA方法(Revised Amplitude/Magnitude -Aspect method),分析研究长周期小行星的自转参数及其三轴椭球体形状;(3)利用Kaasalainen提出的小行星凸包反演方法,反演了几个特殊小行星的自转参数、三维形状以及表面反射性质参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