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锦草是维吾尔医常用药材,临床上用于治疗头癣、体癣、足癣、花斑癣等疾病,疗效显著。本课题组研究发现,地锦草提取物及其复方制剂具有显著地抑制皮肤癣菌作用,其作用机制与影响真菌细胞膜麦角甾醇生物合成有关。在此基础上,本项目采用不同提取方法,从地锦草提取物中分离多个部位,按照NCCLs M38-A方法进行体外药敏试验,筛选出有效部位;采用柱色谱、薄层色谱、GC、HPLC、UV、IR、NMR、MS等方法,对地锦草有效部位的抗真菌物质基础进行研究;并利用SEM、TEM、GC/MS、HPLC、ELISA等技术,从皮肤癣菌超微结构、细胞膜麦角甾醇生物合成、细胞壁β-(1,3)-D-葡聚糖合成酶和角鲨烯环氧化酶活性等方面研究地锦草有效部位的抗真菌作用机制,同时观察地锦草有效部位对豚鼠皮肤癣菌感染模型的治疗作用。为开发出具有抗真菌作用强、作用靶点明确、作用机制清楚的抗浅表真菌新药提供研究基础。
Euphorbia humifusa Willd;active component;material basis;Anti dermatophytes;mechanism
研究背景地锦草临床上用于治疗皮肤癣菌病,疗效显著,但其抗真菌物质基础不清楚。因此,本项目对其有效部位及化学成分进行研究,并对有效部位作用机制进行探讨,为其新药开发提供线索。研究内容采用不同提取方法,从地锦草中分离多个部位,并进行体外药敏试验,筛选出有效部位;采用柱色谱、薄层色谱、UV、IR、NMR等方法,对EHAC的物质基础进行研究;利用SEM、TEM、GC/MS、ELISA 等技术,从皮肤癣菌超微结构、麦角甾醇生物合成、酶活性等方面,研究EHAC的抗真菌作用机制,同时观察其对豚鼠皮肤癣菌感染模型的治疗作用。采用HPLC指纹图谱研究方法,建立地锦草药材及EHAC的指纹图谱,进行了不同洗脱部位指纹图谱特征与其抗真菌作用的灰关联度分析研究。研究结果:(1)利用溶剂萃取、大孔吸附树脂法从地锦草分离得到了10个提取部位。(2)采用NCCLS M38-A方案,测定不同部位对临床常见真菌的MIC值,得到抗真菌作用相对较强的提取部位(EHAC),并筛选出其抗菌谱药物敏感性由强至弱依次为红色毛癣菌、石膏样毛癣菌、疣状毛癣、许兰毛癣菌、犬小孢子菌、紫色毛癣菌、念珠菌。(3)从EHAC中共分离得到8个单体化合物,并进行了体外药敏试验,筛选出具有较强抗真菌活性的化学成分鞣花酸和没食子酸。(4)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仪分析10批地锦草药材,建立了地锦草药材及不同洗脱部位的指纹图谱,确定其指纹特征。灰关联度分析结果显示,地锦草洗脱部位中与抗真菌作用关联度较大成分为没食子酸和鞣花酸。(5)EHAC可使红色毛癣菌细胞膜麦角甾醇含量、角鲨烯环氧化酶活性、β-(1,3)-D-葡聚糖合成酶活性显著降低,可明显破坏红色毛癣菌细胞超微结构。(6)EHAC对豚鼠皮肤癣菌感染模型有明显的治疗作用,低、中、高剂量(0.1、0.2、0.4 g/cm2)治愈率分别为77.8%、87.5%、88.9%,可明显改善模型动物病理结构。结论鞣花酸、没食子酸具有明显的体外抗真菌作用,可能是地锦草抗真菌主要成分;EHAC对豚鼠皮肤癣菌感染模型有明显的治疗作用,可通过抑制红色毛癣菌细胞膜/壁酶的活性,影响其麦角甾醇生物合成,从而破坏细胞结构,起到抗真菌作用。本项目为地锦草抗浅表真菌新药开发提供了研究基础。另外,通过项目的开展,发表论文6篇,培养硕士研究生2名,申报专利1项,获得新疆药学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1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