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立项数据库 > 立项详情页
乳品加工企业与奶农交易关系研究
  • 项目名称:乳品加工企业与奶农交易关系研究
  •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批准号:71003044
  • 申请代码:G030502
  • 项目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研究期限:2011-01-01-2013-12-31
  • 项目负责人:道日娜
  • 负责人职称:讲师
  • 依托单位:内蒙古大学
  • 批准年度:2010
中文摘要:

牛奶交易是乳业产业链运行重要环节,交易效率影响乳业资源配置和产业稳定性。探析乳品企业与奶农交易关系形成机制及其对乳业产业链运行影响对乳业发展意义重大。本项目以"交易关系"为研究对象,围绕交易价格这一核心,从牛奶生产-加工系统分析出发,在阐述牛奶生产和加工方式、产业特征及其关联特征的基础上,应用新制度经济学理论,构建"交易系统条件-交易主客体特性-契约安排-外部冲击-内部影响"分析框架,改进均衡移动模型(EDM)并构建交易定价模型,依次分析乳品需求及价格变动、原奶生产成本变动和乳品企业盈利水平变动等不同市场条件下企业与奶农交易行为选择及其经济后果,进而探明乳品企业与奶农交易演进的内在规律。研究认为,牛奶交易价格的合理确定是交易过程中的核心内容;牛奶生产成本和牛奶加工盈利水平对牛奶交易价格有决定性影响;交易双方的市场力量对牛奶交易价格有重要影响。

结论摘要:

牛奶交易是乳业产业链运行重要环节,交易效率影响乳业资源配置和产业稳定性。目前存在的乳品企业与奶农不对等交易导致的交易关系不稳、中间商(奶站)行为失管和激励不足导致的交易机会主义行为、对奶农利益侵害导致的原料奶供应不足和质量不稳,已成为奶业发展的严重制约。探析乳品企业与奶农交易关系形成机制及其对乳业产业链运行影响对乳业发展意义重大。本项目按原计划,调研了呼和浩特市和呼伦贝尔市奶农、奶站和乳品企业,收集了牛奶生产交易方式与变化、牛奶交易价格与生产成本、奶站与乳企交易治理等数据资料,构建乳品企业与奶农交易关系分析理论框架,从纵向供应链系统出发,梳理了牛奶交易方式类型与演进、乳企对奶站和奶农的激励方式与偏差。以交易价格为核心,利用均衡移动分析方法依次推理了乳品需求与价格、牛奶生产成本变化条件下的牛奶交易定价与企农交易行为选择。构建牛奶交易定价模型,以某乳企227g百利包纯牛奶为例,测算了不同规模生产主体与乳品企业的市场势力比值。最后,从风险规避视角,解释了乳企纵向治理强化与奶农退出行为选择之间的因果关系。研究结论如下1.中国奶业牛奶交易经历了从企农直接交易到由中间商-奶站参与的市场中间层交易,再到乳企与牧场直接交易的发展过程,交易方式演进遵循交易成本节约逻辑。2.当前乳企纵向治理机制,对奶农和奶站质量性激励的缺失,不利于提升牛奶质量。3.在市场条件变化的情况下,乳企倾向于根据乳品需求与价格确定牛奶交易价格与牛奶收购量,奶农根据牛奶交易价格与生产成本被动调整。4.乳企根据生产规模歧视性定价,生产规模越大,交易价格越高。利用牛奶交易定价模型测算的乳企与奶农散养、片区集中、私人牧场和公司牧场等四种生产方式的市场势力比值依次为4.55、2.22、0.61、0.72。5.奶农退出行为是规避市场风险的理性选择。乳企纵向治理结构的强化,增加了牛奶交易风险,直接导致退出。根据上述研究结论提出提高奶农牛奶生产的规模化、专业化和组织化程度,建立有法律保障的牛奶定价机制,提高牛奶生产和牛奶加工的产业进入壁垒、给予奶农退出援助的政策建议。发表了署名自然基金项目资助的研究论文6篇,其中CSSCI和CSCD论文3篇;参加国际会议2次,国内会议6次;培养本科生3名,研究生2名。依托于项目获得澳洲访学机会,为学术水平提升及与国际接轨奠定了基础。


成果综合统计
成果类型
数量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
  • 获奖
  • 著作
  • 8
  • 3
  • 0
  • 0
  • 0
相关项目
道日娜的项目